凉州行
唐代王建诗作
《凉州行》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描写当时被回纥侵踞的凉州的边防情况,同时批评了洛阳城中的达官显贵,表达了诗人对昔日大唐王朝国势日趋衰落而国人沉迷歌舞宴乐的担忧,同时客观地反映了胡汉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情况。全诗语言通俗,用韵讲究,韵脚转换与诗意段落严格对应。
作品原文
凉州行⑴
凉州四边沙皓皓⑵,汉家无人开旧道⑶。
边头州县尽胡兵⑷,将军别筑防秋城⑸。
万里人家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⑹。
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
蕃人旧日不耕犁⑺,相学如今种禾黍。
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
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将绕帐作旌旗⑻。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凉州:唐朝河西节度使治所,今甘肃武威。
⑵汉家:借指唐朝。旧道:指开元、天宝年间的西域通道。
⑶皓皓:旷达貌,虚旷貌。
⑷边头:边疆,边地。
⑸防秋:西北胡人常常在秋季入侵中国,唐朝在每年秋季都要向河洛、江淮一带征发兵士,到西域去增防,当时称为“防秋”。
⑹旌(jīng)节:古代使者所持的符节,以为发兵的凭信。西京:即唐朝首都长安。
⑺蕃(fān)人:即“胡人”。中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蕃,唐宋人写作“蕃”,明清人写作“番”。
⑻那将:犹言“拿来”。那,大概相当于“挪”。
白话译文
凉州城的四周已是广袤无垠的茫茫黄沙,因为朝中没有骁勇之将开拓西域通道,开疆拓土。
凉州城所属各县都已为胡兵所占据,守边将士只好另外建筑秋天防御的城堡。 
万里从征的人都已战死在边塞上,可是京城里还在年年发令输兵。
入侵的胡人都从中国掳去妇女,其中有半数妇女生了男孩,还能说汉语。
这些胡人从前不懂农作,不犁地耕种,如今却学汉人种起禾稷稻麦等粮食作物来了。 
胡人现在牧羊的时候也穿了丝织的锦衣,却爱惜他们原来的毛毡和兽皮而把它们收藏着,为了预备作战时用。
他们现在也能养蚕缲丝,织成一匹一匹的绢帛,却是用来做旌旗围绕在营帐四周。 
城上的山鸡已经在角角地报晓,而洛阳城中,家家都还在演奏胡乐呢! 
创作背景
唐大历年间,河西节度使治所凉州(今甘肃武威)州城被回纥所侵踞。当时藩镇割据严重,军阀们拥兵自立,朝廷无力收复失地,沦陷区人民被同化奴役。王建深入了解了当地的人民的疾苦后,有感于此,愤而作此诗。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势日下的忧虑。全诗十六句。首二句为倒装句,点题。其中“汉家”有影射之意。凉州城外黄沙无边,是因为朝廷已无骁将开拓边疆。接着四句描写凉州之荒芜和胡人的猖獗,而朝廷年年发令输兵。张籍有《西州》诗一首,也描写这些情况。七至十句写入侵的胡人掳掠妇女并被汉化,说汉语,学汉人从事农耕。十一至十四句说这些胡人学会蚕织。最后二句写洛阳城中汉人之胡化,以为对比。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现凉州沦陷、回纥入侵之后,胡人日渐汉化,而汉人却胡化了。胡人的汉化,是学习汉人的农桑生产,以加强他们的武备;汉人的胡化,却只是学习胡人的音乐歌舞,作长夜荒淫的宴乐。诗人在叙写现实中表达了对昔日大唐王朝国势日趋衰落而国人沉迷歌舞宴乐的担忧,同时对胡汉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做了客观反映。
这首诗的韵法有些“出格”。全诗共十六句,如果四句一韵,可以使韵法很整齐,但诗人却以开头二句为一韵,末尾二句为一韵,中间十二句用三个韵。这样,使读者不能在开头的时候就依照四句一绝的规格读下去,似乎有些不顺口。其实诗人是按诗意配韵的。韵脚的转换,应当和诗意的段落配合,这个原则,诗人没有违背,但如果首韵和尾韵的诗意,都能扩大为四句,这首诗的韵法就整齐了。尤其是尾韵,如果有四句,则诗意的对比性可以更为明显。诗人匆匆以二句表过,它的讽喻意义容易被忽略。
名家点评
明代邢昉唐风定》:此篇气骨顿高,讽刺深婉。
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凉州行》曰:“驱羊亦着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温泉宫行》曰:“禁兵去尽无射猎,日西糜鹿登城头。梨园子弟偷曲谱,头白人建教歌舞。”……亦透快而妙。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大历进士。晚年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所作《宫词一百首》颇有名。有《王司马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7:10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