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惊丸
中医方剂
凉惊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小儿药证直诀·附方》。具有涤痰通腑,熄风定惊之功效。主治小儿惊风,大人风涎
组成
硼砂(研)、粉霜(研)、郁李仁(去皮,焙干,为末)、轻粉、铁粉(研)、白牵牛末各一钱,好腊茶三钱。(一本无白牵牛末)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熬梨膏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至三丸,食后以龙脑水化下。
功用
涤痰通腑,熄风定惊。
主治
小儿惊风,大人风涎。
方义
本方能镇坠涤痰,泄降通腑,使痰浊从大便而下行,治热盛面喉中痰吼鸣响,便闭不通之证,使痰热下泄,气火不复上升,而有熄风定惊之功。
附方
名称:凉惊丸
组成:大黄、黄连、龙胆、防风、川芎、薄荷叶
用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青黛为衣。每服三五丸,加至二十丸,温水送下
主治:小儿惊热,疳瘦,乳癖
出处:《保婴集》
名称:凉惊丸
组成:黄柏、黄连、黄芩、山栀仁、朱砂
用法:上为细末,腊雪水为丸,如麻子大。薄荷汤送下
主治:小儿诸热惊风
出处:《幼科发挥》卷二
名称:凉惊丸
组成:川黄连、黄芩、山栀、黄柏、郁金、大黄、胆草、雄黄、辰砂
用法:上为细末,米糊为丸,如黍米大。用竹叶、灯心汤送下;惊风,薄荷灯心汤送下;丹毒、麻疹,升麻汤送下;衄血,茅花汤送下;口疮,竹叶薄荷汤送下
主治:小儿急惊,胎热,丹毒,斑疹,衄血,口疮,小便黄,大便秘
出处:《幼科指南》卷上
功用:退五脏热,泻肝火,解胎毒
名称:凉惊丸
组成:川芎、大黄、羌活、防风、钩藤、薄荷、朱砂
用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四丸,蜜汤送下
主治:小儿惊痫发搐
出处:《幼科指掌》卷四
化裁方之间鉴别
凉惊丸、温惊丸,又名粉红丸,皆“治惊疮”,惟有寒热之分。《直诀·脉证治法·疮疹候》:“惟疮疹,病后或发痈……若凉惊,用凉惊丸;温惊,用粉红丸。”《婴童百问》谓凉惊丸:“潮热口内涎,手足动摇,此心旺也。治惊疮有热发搐,心神惊悸。”凉惊丸主用草龙胆、牛黄、黄连、龙脑寒降之品清心化痰镇惊,以治热惊,温惊丸用南星化痰祛风定惊,同时少佐寒凉定惊之朱砂、天竺黄等,主治惊搐属寒者。
各家论述
张山雷:“方与前凉惊丸药物大异,而镇坠涤痰,泄降通府,使痰热并化,地道既通,庶几气不复升,惊搐俱定,以治痰热内滞,生风生惊等证,固自恰合,而是方并无脑麝,不犯芳香以耗泄真气,尤其妥惬。”(《小儿药证直诀笺正》)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30 11:56
目录
概述
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方义
附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