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质又称甲壳素、几丁质,英文名Chitin,是一种从海洋甲壳类动物的壳中提取出来的多糖物质,化学式为(C8H13O5N)n。甲壳质是淡米黄色至白色,溶于
浓盐酸、
磷酸、
硫酸和
乙酸,不溶于碱及其它有机溶剂,也不溶于水。甲壳质的脱乙酰基衍生物
壳聚糖(chitosan)不溶于水,可溶于部分稀酸。
研究简史
1811年法国学者布拉克诺(Braconno)发现。
1823年由欧吉尔(Odier)从甲壳动物外壳中提取。
理化性质
一般通称:甲壳质,甲壳素,几丁质
英文名称:Chitin
化学名称:β-(1,4)-2-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
分子式:(C8H13NO5)n
性状:类白色无定形物质,无臭、无味。
溶解性:能溶于含8%
氯化锂的
二甲基乙酰胺或浓酸;不溶于水、稀酸、碱、乙醇或其它有机溶剂。
自然界中,甲壳质广泛在于低等植物菌类、虾、蟹、昆虫等甲壳动物的外壳、真菌的细胞壁等。
甲壳质的化学结构和
植物纤维素非常相似。都是六碳糖的
多聚体,分子量都在100万以上。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
葡萄糖,它是由300~2500个葡萄糖残基通过β-1,4糖甙链连接而成的聚合物。几丁质的基本单位是
乙酰葡萄糖胺,它是由1000~3000个乙酰葡萄糖胺残基通过1,4糖甙链相互连接而成聚合物。
分子量:甲壳质是高分子量物质,其分子量可达100万以上。分子量越高吸附能力越强,适合工业、环保领域应用。低分子量容易被人体吸收。分子量为7000左右的几丁聚糖,大约含30个左右的葡萄糖胺残基。
脱乙酰基纯度:几丁质经过脱乙酰基成为几丁聚糖。几丁质因为不溶于酸碱也不溶于水而不能被身体利用。脱乙酰基后可增加其溶解性因此可被身体吸收。N-乙酰基脱去55%以上的则称为壳聚糖。
分布
(1)节肢动物主要是甲壳纲,如虾、蟹等,含甲壳素高达58%~85%;其次是昆虫纲(如蝗、蝶、蚊、蝇、蚕等蛹壳等含甲壳素20%~60%)、多足纲(如马陆、蜈蚣等)、蛛形纲(如蜘蛛、蝎、蜱、螨等,甲壳素含量达4%~22%)。
(2)软体动物主要包括双神经纲(如石鳖)、腹足纲(如鲍、蜗牛)、掘足纲(如角贝)、瓣鳃纲(如牡砺)、头足纲(如乌贼、鹦鹉螺)等,甲壳素含量达3%~26%。
(3)环节动物包括原环虫纲(如角窝虫)、毛足纲(如沙蚕、蚯蚓)和蛭纲(如蚂蝗)三纲,有的含甲壳素极少,而有的则高达20%~38%;
(4)原生动物简称原虫,是单细胞动物,包括
鞭毛虫纲(如锥体虫)、肉足虫纲(如变形虫)、
孢子虫纲(如疟原虫)、纤毛虫纲(如草履虫)等,含甲壳素较少。
(5)腔肠动物包括水螅虫纲(中水螅、简螅等)、钵水母纲(如海月水母、海蛰、霞水母等)和珊瑚虫纲等,一般含甲壳素很少,但有的也能达3%~30%。
(6)海藻主要是绿藻,含少量甲壳素。
(7)真菌包括子囊菌、担子菌、藻菌等,含甲壳素从微量到45%不等,只有少数真菌如Olm ycetes和Triohamycetes不含甲壳素。
(8)其他动物的关节、蹄、足的坚硬部分,以及动物肌肉与骨接合处均有甲壳素存在。除此之外,在植物中也发现低聚的甲壳素或壳聚糖,一种情况是
植物细胞壁受到病原体侵袭时,一些细胞壁中的
多糖降解为有
生物活性的寡糖,其中就有甲壳六糖,典型的例子是树干受伤后,在其伤口愈合处发现了甲壳六糖;另一种情况是根瘤菌产生的脂寡糖,也是甲壳四糖、甲壳五糖和甲壳六糖。
应用
工业
甲壳素在工业上被用于许多不同的用处。甲壳素被用于水和废水净化,作为
食品添加剂应用到和药品中起到增稠作用稳定食品和药品状态。甲壳素还可以作为染料、织物、
黏合剂。工业的分离薄膜和
离子交换树脂可制成甲壳素。加工纸的大小和强度也使用甲壳素。
医药
甲壳质的产物作为坚韧和强的材料利于作为外科线。另外有一些不寻常的特性,甲壳素加速人体伤口愈合,甲壳素甚至成为一个单独的伤口愈合剂。 在生医材料上的相关应用研究非常多,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生物毒性、价格低廉、容易改质、机械强度较好等优点。
服装
室温时,每100克甲壳素粉末可以吸附200~225克的40wt%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中吸水为100克左右。甲壳素的吸附值与碱溶液的浓度和吸附温度有关。在零度时,对于20~30wt%的氢氧化钠溶液,每100克甲壳素粉末可以吸附高达800克左右,其中水为600左右。甲壳素具有天然抑菌功效,广谱抗菌率非常高,90%以上的常见细菌在甲壳素纤维上不能存活;因此甲壳素纤维与彩棉或纯棉等纤维制成的面料特别适合做婴幼儿服装及男女高档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