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江街道位于重庆市江津区东北部,地处重庆西南、长江之滨,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5′,北纬29°17′。几江街道乃江津区首善之镇街,是江津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商贸、交通和信息的中心。现幅员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2公顷,辖2个行政村、19个村民小组;13个社区居委会、125个居民小组。
地名故事
大江西来,在江津城区受阻于鼎山转而向北,复受阻于马骏岭东巡,再受阻于高家坪而南回,最后转向东北,环鼎山绕了一个“几”字形的大弯,此江段因而得名“几江”,为长江上著名的八大江段之一。明代江渊有诗云:“几江形势甲川东,山势崔巍类鼎钟。”
发展历史
周朝属巴子国。周慎靓王五年(前316),秦灭巴,置巴郡,设江州县,境域属之。北周孝文帝元年(557),置七门郡,江阳县治从僰溪口迁于此。隋开皇十八年(598),因县城地处长江之要津,改江阳县为江津县,县治设于此。明洪武四年(1371),境域为江津县治。清初,境域名城厢,属中正团。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境域属一都一德镇。清宣统二年(1910年),境域为中区。1935年推行保甲制,境域为城守镇。1950年9月,境域属城守镇。1952年10月境域属城关区。1953年城关区改为城关镇。1956年3月,城关镇人民政府更名为城关镇人民委员会。1958年人民公社化镇社合一,城关镇人民委员会与城关公社合为一体。1960年7月,成立城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70年5月,改城关镇人民委员会为城关镇革命委员会。1981年6月,城关镇更名为几江镇。2001年4月,撤销几江镇人民政府,设立几江街道。2011年9月,原几江街道分设为几江街道和鼎山街道。
民族文化
境内自古为汉族居住区,偶有其他民族迁入。
传统习俗
“春牛迎春”民俗文化活动是几江街道着力打造的特色文化品牌,节目内容有迎句(gōu)芒神、打春牛、咬春等。古代,为了劝课农桑,推广普及农耕知识,举办迎春会,是全民参与的春耕生产动员会,寄托着人勤春早、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力争上游、迎接五谷丰登。
姓氏宗族
江津石墙村内,有姓氏阙(què),五举村内有姓氏杨,其余地区内姓氏种类较多,并无规模较大的宗族姓氏
历史沿革
2004年3月,将先锋镇所辖仙池、双碑、双宝、高牙4行政村划归几江街道。
2011年末,几江街道下辖南门、四牌坊、大什字、通泰门、小什字、得胜、小西门、大西门、3533厂、3539厂10个社区,五举1个行政村;下设69个居民小组、19个村民小组。
2017年,几江街道下辖11个社区、1个村,即四牌坊社区、大什字社区、小什字社区、通泰门社区、得胜社区、小西门社区、大西门社区、三五三九厂社区、城南社区、南门社区、桥南社区、五举村。
2020年6月,几江街道下辖13个社区、1个行政村:南门社区、四牌坊社区、通泰门社区、大什字社区、小什字社区、得胜社区、小西门社区、三五三九社区、大西门社区、城南社区、桥南社区、武城社区、西关社区、五举村, [2]街道办事处驻滨江大道西段339号。 [1]
行政区划
几江街道辖13个居委会、2个村委会:南门社区、四牌坊社区、通泰门社区、大什字社区、小什字社区、得胜社区、小西门社区、三五三九社区、大西门社区、城南社区、桥南社区、武城社区、西关社区、五举村、石墙村。几江街道办事处驻滨江大道几江段305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几江街道位于重庆市江津区东北部,地处重庆西南、长江之滨,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5′,北纬29°17′,现幅员面积5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几江街道城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跨盆东平行岭谷,盆南丘陵和盆周山地三个地貌区;南部为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的梯间过渡地带;全境南高北低,长江南、北部地势均向长江河谷缓缓倾斜。
气候
几江街道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四季分明,
无霜期长,春季气温回暖早但不稳定,夏季温高光照强,降雨集中,秋季降温快,常有秋绵雨,冬季较暖,日照偏少,湿度较大,冬春少雨,常有冬干春旱。几江街道常年平均气温18.4℃,最高年(1963年)为19.1℃,最低年(1976年)为17.7℃;气温年际变化比较稳定,气温月际变化最冷月(1月)平均最低气温5.4℃,最高月(8月)平均气温33.9℃;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1.3℃,极端最低气温-2.3℃。几江街道日照时间长,5至10月总日照时数878.5小时,占全年的64%;同年11月至4月,总日照时数395小时,,占全年的31%。几江街道时令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夏季133天,冬季62天,春季89天,秋季81天。几江街道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030.7毫米,年平均降雨天数156天,日最大降雨量为160.5毫米;但全年降雨量分配不均,1至4月降雨量占22%,5月至10月占78%,9至11月为秋绵日期,雨量不大,但持续时间长。几江街道平均相对湿度为81%,最大月(7月)为86%,最小月(8月)为76%;空气相对
湿度与年际湿度变化较小。几江街道平均风速为1.2米/秒,最大风速大于10米/秒的占33%,大于17米/秒的占4%,出现时间多在7至8月,5月较少;大风(17米/秒以上)主要是在春、夏、秋三季出现,4至5月占27%,7至8月占53%,其余时间占20%。
水文
几江街道有长江流经,从羊石村史坝沱入境,在珞璜镇大中坝出境,流经白沙、龙华、
油溪、
几江等镇街;多年平均流量8670立方米/秒;平均年径流量2637.1亿立方米,最大流速5.19米/秒,最大断面平均流速3.71米/秒,最高水位216.31米,最低水位196.24米。
自然资源
2011年,几江街道有耕地面积5630亩,人均0.06亩。
2024年7月,几江街道有耕地面积982公顷。
人口
2010年,几江街道人口有196787人。
2011年末,几江街道总人口9.9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30万人,城镇化率93.6%;另有流动人口5.56万人;总人口中,男性47801人,占48.1%;女性51558人,占51.9%;14岁以下22951人,占23.1%;15—64岁60312人,占60.7%;65岁以上16096人,占16.2%;以汉族为主,达99119人,占99.8%;有藏、回、苗等7个少数民族,共240人,占0.2%。2011年,几江街道人口出生率7.6‰,人口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长率1.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057.2人。
2024年7月,几江街道人口数量为14.8万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几江街道财政总收入3208万元,比2010年增长15.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00万元,比2010年增长9.1%;人均财政收入322.9元,比2010年增长2.4%。
农业
2011年,几江街道农业总产值8572万元,农业增加值133万元,占生产总值的3%;几江街道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为主。2011年,几江街道生产粮食4.7万吨,人均472千克,其中稻谷2.3万吨,玉米0.5万吨,小麦1.1万吨,红苕0.8万吨。几江街道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水果、花椒。2011年,几江街道蔬菜产量8万吨,主要品种有白菜、萝卜、青菜、藤菜、西红柿、豆类、茄子等;花椒产量0.1万吨;水果产量2.8万吨;油料产量0.7万吨。几江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几江街道出栏肥猪1万头,出栏家禽12万羽。
工业
几江街道工业以化工、铸造、机械加工、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几江街道工业总产值为24.85亿元,工业增加值83518万元;有企业7家,职工0.4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95亿元,比2010年增长10%,其中产值1亿元以上的有2家。
商贸
2011年末,几江街道有商业网点4321个,职工2.3万人。2011年,几江街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2.2亿元,比2010年增长21%;有城乡集贸市场9个,年成交额4.4亿元,比2010年增长7.2%。
金融
2011年末,几江街道有11家金融机构在境内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为37亿元,比2010年增长20.8%;人均储蓄37223元;各类贷款余额12亿元,比2010年增长21.1%。
名产名物
1.江津米花糖,是重庆著名小吃之一。以优质糯米、核桃仁、花生仁、芝麻、白糖、动植物油、饴糖、玫瑰糖等为原料,经10余道工序精工制成。产品洁白晶莹,香甜酥脆,爽口化渣,甜而不腻,营养丰富,有滋阴补肾、开胃健脾等功效。
2.江津芝麻丸子,也叫作“芝麻圆子”,是江津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以肥膘猪肉与黑芝麻为主料,核桃仁、瓜片等为辅料,经过制馅、制皮等工序成型上桌,香甜爽口,油而不腻,是江津筵席主菜之一。
3.江津酸菜鱼。慢火炖煮鱼头,汤鲜味十足,起锅浇上一勺泡椒炼制的热油,鱼香四溢,闻味而垂涎。江津酸菜鱼食材考究,营养丰富,口味麻辣、鲜香、爽口,享誉渝川黔湘乃至全国。
4.几江糖画。以糖为墨,以勺为笔,滚烫的糖浆,在非遗手艺人手上幻化成世间万象,龙、凤、鱼、猴、灯笼、燕子……它们晶莹剔透、甜入心脾、栩栩如生,既具观赏价值,又非常美味。
5.土陶器技艺。在江津,关于土陶器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四五千年前。据记载,清光绪年间,每年产酒缸约一万口。从土变成陶的过程就是烧制。几千个陶罐有序地排列在窑洞中,窑洞下填满了上好的煤炭,在烧制的8天时间里,1300摄氏度的高温会将粗糙的黏土变得更加细腻,让暗淡的釉色产生光彩。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几江街道有幼儿园(所)43所,在园幼儿7350人,专任教师474人;小学6所,在校生12105人,专任教师65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2105人,专任教师372人,初中适龄人口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9814人,专任教师140人;高职(专科)院校1所,在校生3280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4821人。几江街道主要学校有重庆市江津中学、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等,其中重庆市江津中学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953年即为四川省重点中学,校园占地近300亩。2011年末,江津中学有教学班级106个,学生7000余人;有教职工420余人,其中研究员2人,特级教师8人,高级教师112人,国家和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6人,江津区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140余人,研究生及完成研究生课业学习的教师160余人。2011年,几江街道教育经费达4271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927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510万元。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几江街道有各类科技人才342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560人,经营管理人才1010人,技能人才740人,农村实用人才110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几江街道有文化馆1个,综合文化站1个,有村(居)有文化活动中心1个,社区书屋10个,各类文化专业户176户,有各类图书室86个,藏书近60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200多人;2011年末,几江街道有体育场地8处,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79人;90%的城市社区和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5%。2011年末,几江街道有广播喇叭39只,入户率93.5%,通响率100%;有线电视用户数为4.1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3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2156小时。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几江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个,其中三级乙等综合医院1所,中医医院1所,疾病控制中心1个,其它医疗机构6个;病床1089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709张,固定资产总值3.2亿元;专业卫生人员1519人,其中执业医师799人,执业助理医师90人,注册护士630人。2011年,几江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1.1万人次。几江街道重点医院有江津区中医医院、江津华西医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津)附属医院等,其中江津中医院是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和重庆市示范中医医院,占地面积4100平方米,业务用房1.6万多平方米,编制床位600张,固定资产总值1.8亿元。2011年末,几江街道有职工286人,专业技术人员262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24人,研究生6人,中级职称66人;年门诊量约14万人次,出院病人1.5万人次,手术3000余台次,年业务收入1.3亿元。2011年,几江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77.4/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0%,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0.45万人,参合率98%;孕产妇死亡率0.6/10万。
社会保障
2011年,几江街道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67户,人数2936人,支出701.1万元,比2010年减少23.2%;医疗救助14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269人,共支出2.7万元,比2010年增长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99户,人数522人,支出62.7万元,比2010年增长16.1%;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5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3.8万元;敬老院2家,床位15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95人;有社区服务设施14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0个;有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5.8万元,使58人(次)困难群众受益。2011年,几江街道新增就业人员2741人,有98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3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52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全年共帮助25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
交通
几江街道有滨江大道、南门路、长风路经过境内。
名人事迹
1.江渊(1400~1473),字世用,号定庵,别号竹溪退叟,明四川重庆府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人。明朝宣德五年(1430年)进士。曾参与北京保卫战,协助于谦击退瓦剌,官至资政大夫、工部尚书、太子太师。江渊工于诗,著有《锦荣集》、《观光集》及江津前八景、后八景诗。
2.钟惦棐(1919年10月3日-1987年3月20日),四川省江津几江(今重庆市江津区)人。中国电影评论家。中共党员。大专毕业。1919年10月生于重庆江津,1937年春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进延安鲁艺美术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不久在敌后游击区从事文教宣传工作。后历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教师,华北军区抗敌剧社美术队干部,文化部艺术局干部,中宣部干部,中国影协书记处书记,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电影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理论、美学研究所主任。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3月20日卒于北京;主要从事电影艺术的研究和评论,但对美术、戏剧、文学、音乐也有独到见解,写过不少评论文章和杂文随笔。著名作家阿城是其子。
3.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字仲甫,号实庵。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38年8月,陈独秀流寓江津。1939年5月,应杨家后人邀请来到石墙院,帮助整理杨鲁丞遗著,直到1942年病逝。陈独秀晚年在石墙院期间,曾亲笔写下一幅对联: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
4.张清平(1894-1975),字志和。1929年,张清平任国民党24军第一师副师长兼混成旅旅长,驻江津。他借用江津文庙,创办了江津第一个正式图书馆,他暗中购进了一批马列主义书籍,对江津军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还利用部队驻屯的机会对江津城区进行改造,例如改造修建了大同路、体育场、标准钟楼,形成了现在江津城街道格局。他还创办了大明电灯公司,江津县城终于用上了电灯。他克服重重困难,在第一公园附近(今中药二厂)建起了一所幼儿园。为表达感激之情,江津各界人士通过商议,就用张清平的名字来为此命名,取名“清平幼儿园”。由于清平幼儿园大门与城内主要的街道还有近200米的距离,而且这段路坑洼不平,雨天满路泥泞,不便于幼儿行走。张清平就组织军民在这里修建了一条小街道,使清平幼儿园与城区主要街道相连接。人们有感于张清平,也将这条长约200米的小街巷取名为“清平巷”。
轶事传说
1.莲花石:东门外长江航道北侧江水中,由36块大小礁石38段题刻组成,高180.89米,全露面积可达800余平方米,因其宛若一朵盛开的莲花而得名。相传明朝末年,有位名妓谢秋芳与在泸州做官的江津人杨生相识,互生爱意,后来杨生被污受贬,离开泸州时向谢秋芳承诺,将凑钱为其赎身并接连理。然而,时隔一年,不见杨生踪影,谢秋芳自己赎身到江津找杨生,后得知杨生在途中郁疾而亡,痛不欲生的谢秋芳到莲花石上排遣忧伤,在吟诗悼念完杨生后纵身殉情于烟波浩渺的江心。这便是莲花石的凄美传说。
2.五举沱遗址:明末清初,从湖广麻城县孝感乡迁来一户杨姓人家。杨家有五个儿子,既勤于耕种捕鱼,又喜欢读书写字,为人乐善好施,常常扶弱助贫。杨家五子全部高中举人,皇帝御赐金匾:“一门五举子”,从此这里就被叫作“五举沱”。当时流传了一首很有名的歌谣:五举沱,马骢坡,大笔如山砚上搁。砚中常盈长江水,杨氏五子全登科。
风景名胜
1.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位于几江街道,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馆名。1999年建成开馆,2008年对外免费开放,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展出文物、图片共3000余件(张),展览采用雕塑、油画等艺术形式和声光电技术,生动再现了聂荣臻元帅光辉的一生。馆藏聂荣臻元帅全宗档案46册,藏书12000余册,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及社会名家书画近600幅,以及大量珍贵音像、图片、文字资料和丰富的国防科技展品。
2.陈独秀旧居,位于几江街道石墙村,因院子四周砌有丈余高的石墙而得名。陈独秀旧居具有典型的清代民居风格,为四合院布局,坐南朝北,土、石、木结构,四周青山绿水,空气清新,风光如画。现占地26亩,面积3300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陈独秀生前居住地,是重庆直辖后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保存下来的陈独秀遗物有棕箱、皮箱、衣柜、砚台、铜茶壶、皮包、衣物等共30余件。馆内主题展览——《风流无悔--陈独秀生平事略》,配以文字、图片、文物等,通过复原场景、雕塑、绘画及声、光、电等多种表现手段,分七个部分生动、艺术地展示陈独秀一生的主要经历和成就。
3.江公享堂,位于几江街道相府路,是明代工部尚书江渊的住宅,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公享堂坐南向北,面阔21米,通进深47米,呈长方形,占地987平方米。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悬山式房顶,四合院布局,结构规矩严谨。大门两侧楹联和门额之上的竖匾“江公享堂”,均为明宪宗钦题。该建筑是重庆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院落式民居建筑,为研究明代的历史和建筑史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4.奎星阁,位于几江街道奎星广场,坐北向南。楼体为木质结构,攒尖宝顶,琉璃瓦盖,阁身呈六角形,六柱到顶,三角飞檐,瓦当呈圆形,上铸有龙形图案。面积60.2平方米,有奎星塑像。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道光二十三年维修,梁上有“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岁九月吉旦”培修时题记。解放后又于1983年——1984年培修,为我区重要的古建筑之一。
5.南安街古井,始建清初,井口用条石砌成,井口长1.6米,整石打成,宽1.8米,深2米。井旁有一棵黄葛树,井水永不干涸,冬暖夏凉,味醇甘甜,可供居民饮用。现居民用井水淘菜洗衣。南安街古井是津城目前唯一的“名在井存”之老井,它仍在发挥惠及百姓的作用。
6.古城墙遗址,位于几江街道四牌坊社区北固门街公安局旧址背面,坐北向南,始建于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七月。城墙周长一千零八丈,高一丈八尺,开迎恩、通泰、嘉惠、临江、德胜、西镇、南安、东阜、北固九道城门。现残存古城墙遗址,由北固门起向东长约300米,最高处5.8米,所砌单块条石长0.9米、宽0.3米。
荣誉称号
2020年江津区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2021年江津区生态文明建设暨创建国家卫生区先进单位、2021年尊师重教先进集体、2022年无废机关、2023年先进基层武装部、2023年江津区夜间经济示范单位、2023年尊师重教先进集体、2023年“五好”基层关工委、2023年江津区新闻宣传工作十佳策划奖、2023年度党政信息工作优秀单位、2023年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协办先进单位、重庆市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成绩突出单位、2023年度人大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