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白粉病是由凤仙花单囊壳和凤仙花科内丝白粉菌引起的、发生在
凤仙花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及嫩梢,严重时也为害花蕾和蒴果。初期叶片出现白色粉状小斑,逐渐扩大至全叶布满白色粉末层,后期粉末层上形成黄色小点,颜色逐渐加深,变为深褐色,深褐色小点主要出现在叶片正面,叶背小点稀少。
凤仙花白粉病病原为凤仙花单囊壳(学名:Sphaerotheca balsaminae (Wallr.) Kari.)和凤仙花科内丝白粉菌( 学名:Leveillula balsaminacearum Golov.)。
凤仙花单囊壳属
真菌子囊菌亚门、
白粉菌目、
单丝壳属。
菌丝生于叶片两面,不易脱落。
闭囊壳散生至群生,球形或扁球形,直径70-119微米,构成壳壁的细胞特大,直径12-31微米,附属丝少或多,弯曲,有隔膜,大多不分枝,褐色至近无色。
子囊短椭圆形或拟球形,(48-96)微米×(51-75)微米。子囊孢子8个,椭圆形,(14-27)微米×(11-19)微米,无色。该病菌寄主范围很广,包括瓜类、豆类、向日葵、木芙蓉、玫瑰,蔷薇和多种草本观赏植物。但有生理分化现象。
凤仙花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及嫩梢,严重时也为害花蕾和蒴果。在叶背,病斑开始呈不明显褪绿色的淡黄斑,稍后,其上覆盖一层稀薄的白色粉莓层,至此,叶片便日渐变黄,甚至萎慈、扭曲,叶背病部的霉层也由白色变成灰白色,同时在染病部位的正面,出现范围大小相等的淡黄褐色斑。后期,在叶背病斑霉层中密生黄色至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有性子实体—闭囊壳。嫩茎和花蕾受侵染后,也逐渐枯萎和僵化,其上同样夏盖着灰白色的粉状霉层。被害植株易萎缩枯死。
凤仙花白粉病为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以闭囊壳在病残枯枝叶中越冬。翌年夏季产生子囊孢子,成熟后随风雨飞散传播,侵染叶片。发病后病部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只要气候适宜,新染病的病叶又可产生病菌的无性孢子(
分生孢子),继续循环扩大危害。
病害出现的迟早、发展速度与温度高低直接相关。每当早春气温偏高,可促使凤仙花白粉病早发生。气温适宜,空气潮湿时,病菌可大量繁殖。8-9月份为发病盛期(中国内蒙7-9月发生;河南5-6月及10-11月发生;浙江9-10月发生;安徽4月下旬开始发病9-10月为发病高峰)。此外,植株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病害均会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