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阳戏
正月阳春演出的歌舞小戏
引凤凰阳戏是正月阳春演出的歌舞小戏,曲调唱腔都从山歌小调发展演变而来。音乐丰富多样,技巧通俗简单。表演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出独特的地方风味。凤凰阳戏具有当地的民族风格和特点,是湘西具有很大影响的地方剧种。
概况
凤凰阳戏是一种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地方戏。它角色齐全,配套完整。有三生(即老生、正 生、小生)、三旦(即老旦、正旦、小旦)一丑一净(即大花脸、三花脸)八种角色。有全套乐器(即锣、鼓、胡琴等)齐全的服装和道具。唱腔朴质粗犷,节奏明快,曲调幽雅,道白地方口语,通俗易懂。内容光泛,剧情幽默风趣,多为反映当地民众生活劳作及风土人情,很有艺术感染力,深受民众喜爱。 凤凰阳戏历史久远,据县志记载:凤凰阳戏始于乾隆年间,距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起初只是一种民间流行歌舞和说唱表演,到了嘉庆时期,这种歌舞说唱艺术演化为剧情简单的“采茶戏”。到了道光年间,发展成为“二小阳戏”。有小丑和小旦两种角色扮演。小丑头扎冲天钻发型,鼻梁上画有蛤蟆图,显得俏 皮、轻快,饶有风趣。小旦由男人扮演,模仿女性打扮,头包人字头巾,插纸花,戴耳环,搽白粉、画青眉、涂朱唇,妖艳妩媚,风韵动人。到咸丰年间,二小阳戏发展为三小阳戏,有小丑、小旦和小生三种角色扮演,表演技艺大大提高,服装道具逐步使用,表演技艺逐渐复杂化,更具有戏剧特色。清末宣统年间,三小阳戏发展为三生、三旦、一丑一净,有八种角色扮演的戏剧,人称“八顶网子”的行当。
历史渊源
凤凰阳戏创始于清朝乾隆年间,最初来源于民间流行的民族歌舞、说唱表演艺术。到清道光年间凤凰阳戏发展成“二小阳戏”、有小丑、小旦两种角色,剧情非常简单,小丑发型类似“冲天钻”,鼻画“蛤蟆图”,以轻快、俏皮、风趣著称;小旦则男扮女装,妆饰妩媚娇艳,以活泼、俏丽、风韵驰名。到清咸丰年间,凤凰阳戏进一步发展成为“三小阳戏”,有小丑、小旦、小生三种角色,表演开始形成固定剧目,技艺明显提高。到清同治年间,凤凰阳戏开始使用服装、道具,并形成更复杂的折子戏剧种。至清朝光绪年间,三小戏有了更大的进步和发展,在角色的创作上发展为三生、三旦、一丑、一净共八种角色扮演的戏剧,称为“八顶网子”行当,现当代凤凰阳戏已基本成型,并流行影响于整个湘、鄂、川、黔边区。
民国时期,凤凰阳戏已成为在湘西具有很大影响的地方戏剧种,著名阳戏艺人谭子发、刘益龙各自组团结社,在湘黔边境流动演出,使阳戏成为拥有雄厚实力的本家政子。1957年,凤凰县正式成立了阳戏剧团,凤凰阳戏得以保存下来。
特点介绍
凤凰阳戏角色齐全,套路完整。有老生、正生、小生等“三生”,有老旦、正旦、小旦等“三旦”,有小丑、有大花脸或三花脸等“净”角,服装、道具齐全。
凤凰阳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第一是具有地方性,它的唱腔道白是当地的口语,土气十足,打击音乐还有酬神还愿的痕迹。第二是现实性,反映了地方群众的生产。第三是群众性,阳戏产生于群众的现实生活之中,它的唱腔朴质粗犷。
凤凰阳戏词曲通俗易懂,唱腔节奏明快,剧情诙谐有趣,充分表现了凤凰的风土人情,深刻展示了粗犷朴质的民族风格,极富艺术感染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4]。
剧目
凤凰阳戏剧目繁多,内容非常丰富。最流行的主要有《嫁嫂失妻》、《收租抢亲》、《上天梯》、《捡菌子》、《打猪草》、《盘花》、《江边洗》、《丁狗八讲书》、《化子盘学》、《磨盘山》、《三仙传道》等剧目。 凤凰阳戏,剧目繁多,内容丰富。现今流行的传统剧目有《三仙传道》、《四姐闹东京》、《孟姜女》、《香莲闯宫》、《大审白玉霜》、《火烧绣楼》、《龙王女》、《庞氏女》、《兰子》、《检菌子》、《检田螺》、《掐菜苔》、《盘花》、《汾水河》、《三宝舞龙》、《收租抢亲》、《断机教子》等70多个。移植节目有《芙奴传》、《春草闯堂》、《郎配》、《恩仇记》、《三里湾》、《李双双》、《徐九经升官记》、《县官失官》、《泪洒相思地》等。
在山野中绽放
这是一个只有24人编制的小剧团,团长名叫杨胜平,乍眼看去颇像小品演员范伟,自1957年建团以来,他是第五任团长。现在,剧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流动舞台车、多功
能剧院、三处大型民俗风情表演场所,聘请了80余名演职人员的表演团体。
杨胜平不健谈,关于阳戏的得名,记者从他口中得到两种说法,一是种田人、种阳春人演的戏,艺人大多是农民,并且长期在农村演出,所以称之为“阳戏”;另一种是,因为傩戏与阳戏同班演出,傩戏是为娱乐鬼神而演,故又称“阴戏”,阳戏显然也有还傩愿的酬神演出,但在庭前扎台唱阳戏,主要是娱人,故称之为“阳戏”。而湘西凤凰山间的老人却习惯将阳戏称为“柳子戏”或“杨花柳戏”,民间老百姓甚至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宁舍饭和酒,不舍杨花柳”。
“可与黄梅戏相媲美”
据介绍,阳戏形成于清嘉庆、道光之间。由湘西各地民歌、民间小调、花灯和傩堂巫师舞唱演变而来。发展过程中受辰河戏的影响,由没有行当,到分“二小”、“三小”以至多行当;由演故事,到唱小戏,演大本戏;由清唱到配打击乐伴奏,加过场音乐;由矮台演出到高台演出,这才正式成了高台戏班演出的剧种。早期的阳戏主要活跃在山间田野,虽在清末民初进入了城市,但其演出活动大都还是季节性的,班社也多是临时组合,艺人是半农半艺、半工半艺,演出场地主要是草台、祠堂、庙台、堂屋。
目前,阳戏的传统剧目约有150余个,内容主要是反映普通的人伦物理、家庭生活、劳动故事、男女爱情和妖狐鬼神故事。按照角色行当的情况,阳戏剧目可分为小阳戏和大阳戏两类。而剧目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历史上阳戏艺人积累的剧目。有阳戏艺人自己编演的,也有地方小戏共同流传的,这类剧目是阳戏剧目的主体。二是来自傩堂戏的剧目。如三女戏——《孟姜女》、《龙王女》、《庞氏女》。三是来自花灯的传统剧目,如《捡菌子》、《掐菜苦》、《盘花》、《打猪草》、《扯笋子》等。四是移植地方大戏或木偶戏的剧目。如《白蛇传》、《平贵回窑》、《游龙戏凤》等。另外,新中国成立之后,创作了现代阳戏《斗笠湾》、《妇女代表》、《边城雾》、《送蜜》、《金鞭岩》、《桃花湾》、《爱扯谎的婆娘》和神话剧《春哥与锦鸡》以及历史剧《罗大将军》等剧目。 著名戏曲专家、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张庚这样评价阳戏:“此剧种很有特色,稍加整理即可与黄梅戏相媲美。”
靠实力吃饭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凤凰县阳戏剧团曾经有四名阳戏专业科班出身的演员,有两人毕业回来后仅演了两年就没干了。而自从几年前龙仙蛾被音乐家谭盾发现后,便去了上海音乐学院深造,当年的四大科班,现在仅剩下31岁的刘建军,不久前,他刚刚被提升为剧团的副团长。
“一个人了,想想当年,我们那一拨阳戏班的同学来自全省各地,共40多人,现在也都没有了联系……”13岁就开始接触戏曲的刘建军生在有着“茶灯之乡”美称的凤凰水田乡,从小就受到当地戏剧的影响,几乎是信仰给了他坚持的理由,“我们是没有机会上省里演出,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一定能拿奖!” 小剧团的生存难,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演员的青黄不接。“现在的年轻人,钱少了不愿意干,没积极性了……”刘建军说的有些无可奈何,“我们现在这一批还能演,但到了下一代呢,还能不能延续下去,真的很难讲……”
而21岁的田培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漂亮活泼的她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甜甜”。1997年进入吉首艺校舞蹈专业学习民族舞,2001年进入凤凰阳戏剧团,2002年在全州新剧(节)目会演中凭借在《白螺女》中“鲤鱼精”的出色表演“一夜成名”。她显然对自己现在的处境非常满意,“就和自己的同学比吧,我很多艺校的同学毕业后都在外面跑场子,而我现在的工作很稳定,除了可以糊口之外,还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 “如果给你一个去外面发展的机会你愿意去吗?”“我还是愿意留在剧团,毕竟我是凤凰人,在这里不是吃青春饭,不同的年龄可以演不同的角色。”面对外界的诱惑,小姑娘看的很开。
演出辛苦
沈从文说:“到湘西不看阳戏,等于只到了半个湘西。” 而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得到了一组这样的数据:2005年下乡演出120场以上、县城内80多场、张家界“魅力湘西”专场综艺晚会300多场、天下凤凰大酒店篝火堂300多场,保守估计剧团一年的演出竟达到800场左右!“文化局给的任务是一年演出200场,我们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刘建军说得非常自豪。
谈到剧目的创作,刘建军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现在一年也只能出2、3个新剧目,不过我们有专门的收集小组,到各个乡、村、组去收集……”由于剧团没有专业的编剧,很多时候大家就只能从杂志上找,从京剧、湘剧上移植,但是对于以前传统的凤凰本地剧目,剧团即便天天演、年年演,老百姓们却都百看不腻,这或许正是凤凰阳戏的魅力和生命力所在之处。 在刘建军18年的从演生涯中,最感动的一次是1995年腊月去凤凰县两头羊乡高山村送戏,“当时是为了庆祝他们通电,要连演几场,我们背着棉被进山,谁知道半路竟遇见了乡亲们,他们专门下山来帮我们搬东西,一些很大岁数的老人家也挤在里面,抢着帮我们搬道具。” 也正是从他的口中我们知道,只有过年的时候,剧团的演员们才有可能有搭台的演出,平常能找个空地就开锣,马路上、田埂上,都演出过。最小的一次是在一个不足20来平米布满了石垛子的地方演出……
传承创新
为纪念沈从文先生诞辰120周年,湘西州文化旅游广电局联合素乐团推出歌曲《回乡之路》,歌曲于12月28日零点全网上线。这首“摇滚+非遗”歌曲由作家、词人黄摩崖创意作词,音乐唱作人罗卿作曲编曲,邀请到凤凰县阳戏专家杨启贵、任求林、田本红、贾洪稳共同打造。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1 14:26
目录
概述
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