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鹃隼
鹰科鹃隼属的鸟类
凤头鹃隼(学名:Aviceda subcristata):为鹰科鹃隼属的鸟,是一种中型猛禽,共有13个亚种。为大型肉食性鸟类,体长46厘米,翼展80-105厘米,体重260-448克。嘴部弯成钩形,上嘴两侧均有角质的“齿突”,与同目不同科的隼类具有相同的特点。头部有明显的枕冠,上半部被羽。上体主要为黑色,第三枚飞羽最长。脚部呈灰蓝色,爪为灰褐色,尖利有力。雌雄个体羽色近似。
形态特征
凤头鹃隼为中型猛禽。体长46厘米,翼展80-105厘米,体重260-448克。成鸟头部,颈部和胸部是美丽的灰蓝色;头部有枕冠,由几根呈黑色或暗灰色的簇羽组成;背部和翅膀呈各种不同的深蓝色和灰色;肩膀上有褐色的羽毛,翼下也可见。在胸部以下是大片的深褐色和白色宽横纹;尾部下方显示橘杏色;尾巴上部覆面是浅灰色;尾巴末端有黑色宽滚边翅膀呈圆形。
虹膜鲜黄色。脚爪和鸟喙铁灰色。
为昼行性猛禽。嘴、脚强健并具利钩,适应于抓捕及撕食猎物。喙基具蜡膜;翅强而有力,善疾飞及翱翔。索腭型头骨。脚和趾强健有力,通常3趾向前,1趾向后,呈不等趾型。头骨宽阔,上眼眶骨扩大,眼球较大,视野宽阔,视觉敏锐;听觉发达。
近种区别
一些网站将凤头鹃隼(Aviceda subcristata)等到同于黑冠鹃隼(Aviceda leuphotes),这是同属的2个不同的物种。凤头鹃隼在中国没有分布。
栖息环境
栖息于各种热带雨林,森林或阔叶林边缘。出没于郊区花园。在繁殖季节为适应干旱气候,常出现于沿河的森林区。产卵季节,会采取不同的地点。在这个时期,它们会侵入城镇,城市花园和公园。该物种虽然是澳大利亚特有,但其踪影也发现于澳洲大陆,新几内亚和相关的岛屿,甚至在远东地区的巽他群岛。
生活习性
一般集小群活动,在繁殖期可以达到30只以上的群落。通常在灌木丛中和灌木外缘捕捉猎物,犀利的目光可以穿透的树叶的缝隙,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高超的技巧。常在森林上空翱翔和盘旋,间或作一些鼓翼飞翔,活动极为悠闲,有时也在林内和地上活动和捕食。性警觉而胆小,但有时也显得迟钝而懒散,头上的羽冠经常忽而高高地耸立,忽而又低低地落下,好象对周围所发生的事情都非常地敏感。活动主要在白天,特别是清晨和黄昏较为活跃。
以小蜥蜴,青蛙和昆虫为主要食物。有时也猎取小型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偶尔也摄取水果。昆虫如螳螂,竹节虫,蛴螬和大蝗虫是它们的菜单上最重要的部分。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在昆士兰省东南部丘陵地区是3月至9月期间,其他地区一般是10月到次年1月初。根据气候条件和干燥影响而定,可以推迟到1月中旬或1月底。鸟巢是一种松散结构,由树枝搭成,并以小绿叶点缀。几乎所有的巢都放置在往年栖居的大树的树叉上。这些建筑物离水面都有一些距离。每巢产2或3枚卵,雌雄共同孵化29天,出壳后在巢里再喂养35天幼鸟即可离巢飞行。
分布范围
原产地:东帝汶。
繁殖地: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
亚种分化
保护级别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参考资料
.PBase.com.
蜂鹰亚科.蓝色动物学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7 11:2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近种区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