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地处仙游县西北部山区,东与石苍、象溪乡相连,西与德化县毗连,南与西苑、社硎乡接壤,北与永泰县交界。总面积175.85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48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凤顶村,距县城43公里。
村风村貌
凤山地处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环山区生态旅游经济区,现有九仙溪水库、天然的石人头、仙岩洞等旅游胜地。全村治安良好,民众和睦相处,多次被市县评为文明乡。
历史追溯
宋至元属归德乡。明至清属兴贤里。民国属凤顶乡。民国廿九年八月(1940年8月)在永春、德化、永泰、仙游等4县交界处,设立凤顶特种区,区署设在凤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七区(度尾)、十五区(西苑)。1952年11月,将永泰县的东湖、白岩乡划归仙游县第十五区(西苑)管辖。1958年9月属西苑公社;1961年底,成立凤山公社;1984年12月,改称凤山乡;2003年5月,撤销凤山乡,并入西苑乡。
建筑景观
凤山留有清代建筑的宫、祠堂多处(清代为湖山乡,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凤山乡),乡里有多支民间音乐队,并获得福建省民间音乐比赛二等奖。
物产经济
凤山有特色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年产优质的干巴西菇100多吨,香菇30多吨,凤山巴西菇誉满海内外。
旅游资源
九座寺与无尘塔
境内的九座寺和无尘塔,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是唐代仙游最大的禅林宝刹,也是如今集宗教、武术、风景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并有宋代端明殿学士
蔡襄手写
唐懿宗所赐匾的“太平院”三字。九座寺原名为太平禅院,迄今有1100余年历史,其中无尘塔为省级、国家级文保单位。经考证,该寺还是“闽中少林”文化源头之一,是迄今发现多处南少林遗址中建寺最早的南少林古刹之一。
九座寺位于
仙游县城西北约40公里的
凤顶村,始建于唐代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正觉禅师(法名智广)倡建,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载,该寺舍院九座相连,规模宏伟,占地达1.5万平方米,鼎盛时僧众有五百余人,是唐代仙游最大的禅林宝刹。据说宋代名人余象和刘后村,也曾来到这里题过诗。明嘉靖六年,寺被大火烧毁,万历十二年,僧人意空修复大殿。
九仙溪水库
九仙溪水利工程水库,像晶莹剔透的蓝宝石镶嵌在翠绿的群山之中。境内绿树成荫,绿叶婆娑,林幽鸟啼,呈现出一派山乡景色,让人陶醉之中。
仙水洋
仙水洋在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与
德化县交界的九仙溪上游,是一处可与
白水洋相媲美的平底基岩溪床,规模超四个白水洋,可供开发的总面积竟达18万平方米!仙水洋所在的仙游县
西苑乡,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有“绿色金库”之誉,“云雾之乡”之称,亦是
南少林发源地之一,是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港城“后花园”,
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千年古刹九座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尘塔、仙水洋景区,蕴含着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仙水洋位于福建省
莆田市
仙游县西苑乡凤山村草洋自然村,海拔700多米,
闽江支流九仙溪的上游仙水溪绕村而过。溪面虽然宽30多米,溪床平展,溪流轻缓,水深在半米之内。溪床少见卵石和泥沙,系整块棕色的平坦石皮构成,沿溪延伸近1公里,犹如天然之水上步行街,此水街大异于
周庄和
同里等
江南古镇的水街,充满了山野情趣,堪称闽中水域一大奇观。
沿着灵动的水上步行街趟水而行,溪中有丛丛蒲草,溪岸上多是低矮的灌木丛,间有野芋、狗尾草和绿苍花。溪水清澈见底,水中的石板清晰可辨,温润的溪水从脚间滑过,连头顶上的太阳也变得温柔起来了。置身于这仙境般的清凉世界,令人顿觉暑意全消,心旷神怡。
仙水洋两侧,溪岸不高,远处山峦叠嶂,山脚松柏掩映。在仙水洋中望去,东侧农舍后的小山名草洋尖,西面的山峰是云头山,南面的山包是上梧尖,北面的则叫草埔坪。山头山脚松竹错落,
山环水抱,环境清幽,真可谓“山如碧玉簪,水如青罗带”,尚未开发的仙水洋就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透露出一片小家碧玉的清新。
洋中悠游,情思清灵。仙水溪犹若一条飘带,系在西苑乡的腰身,流淌着一种清澈的原生态之美;而仙水洋又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一种驾驭人生的逍遥与自在。游览中,朋友撑来了一架竹筏,登筏撑篙,别有一番风情;只见溪山游移,天上筏在游,水中云在飘,岸边有两三牛儿在吃草,时有白鹭翩然飞过,仿佛徐徐展开一幅丹青画,进入仙人谷景区,又如同沿着漫漫碧水通向
九天银河。
九座寺兴衰
1993年9月,中国社科院
罗炤教授一行在福建东山县进行
南少林与
天地会的调查时,东明寺住持道裕法师给他看了一本清朝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抄本秘笈《香花僧秘典》(简称《秘典》)。书中的内容让他大吃一惊,因为这些内容比过去研究天地会的权威资料天地会《会簿》要原始得多,也重要得多。
这本《秘典》共三十四页,内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东西。开头的“溯源”载曰:“夫古来寺,源承兴化清源九座寺。唐懿宗咸通年间,正觉禅师号曰智广上人倡建。凡寺舍九座相连,故称九座寺。时倡严整威仪,肃恭斋法,钵承南祖临义玄禅师,广传临济正宗,寺僧五百余众,有南少林之誉。后开辟南山广化,四众立堂,讲经说法,普利人天。
明天顺间,大德主持随缘,赴感拈花悟旨,亲送寺祖明雪熙贤南下弘法。时居龙潭山涧,著忍辱铠,卧无畏床,坐法空座。时邑人赞其德,请师于苦菜寺,归众日增,结文绅名士,论诗书礼乐。虑非发祥之地,请与怀恩沈公选于五都(注:东山县之古称)之铜坑,鼎建寺舍,广授教徒五十余人。戒律精严,文武同修,精通妙理,法脉滋长。”
因为当时他们看到的是《秘典》的复印件,为了证实这本《秘典》的可靠性和史料价值,罗炤教授和中国武术学会秘书长潘一经老师两个千辛万苦找到了《秘典》的收藏者周炳辉先生,多角度考究了《秘典》的原件,还逐页进行拍照存查。同时,在东山、仙游、诏安、云霄、漳浦等地展开了多方实地考察,发现很多已故和尚的墓碑上都刻有“九座宗派”或“九座”的字样。其墓葬年代有清朝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到民国时期的,至今保存完好。他们在东山铜陵镇东坑找到了古来寺;在诏安的报国寺找到抄写《秘典》的香花僧泽安为其师傅立的墓碑,碑上的名字和时间都与《秘典》相符;还在很多地方找到与九座寺有密切关系的寺庙和遗存,发掘出许多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拍摄各种史料考证照片一千五百多幅,为研究南少林文化现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仙游,在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设治时称清源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今名,属兴化府管辖。地处福建中部山区。南宋的《仙溪志》和明代的《八闽通志》上均有记载,在仙游的九座山(也称凤山)上建有九座寺,建寺时间为唐朝咸通六年(公元868年),开山祖师是正觉禅师(智广上人)。正觉禅师曾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受戒,住嵩山少林寺十余年。九座寺所在地凤顶村村民、仙游县南少林研究会秘书长林振宁收藏的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县令易世堂的重抄本《开科禅师语录》上载有《重修唐正觉祖师本行序》,记述:正觉禅师生于唐元和二年(公元808年)正月初九,卒于光启二年(公元887年)。十八岁出家,三十一岁正式落发入佛门,之后去嵩山受持法戒,再去湖北鄂渚拜访了无等禅师,十五年后回闽移居仙游九仙山,弟子多后又移居高望山。唐咸通六年他五十九岁时,通过卜卦,终于在九座山修建了九座寺。这从《仙溪志》上可以得到印证。《仙溪志》中还记载,智广上人去逝后,除谥正觉禅师外,还加封为慈应、善济等,并赐无尘塔额。
九座寺位于仙游县西北部海拨较高的凤山乡凤山南麓,寺院背山面水,四周翠山环抱,九峰凌列,寺后两座山峦如凤凰双栖,清澈的九溪水从寺前宛延而过。现存寺院建于清光绪年间。寺前遗存有五十多亩当年被毁于火患的宅基地。从地下遗存,院墙残段,放生池等看,寺院九座相连,布局清淅,可以想象出当年规模之宏伟。在寺庙大殿前的院落遗址上,还保存着两座相当完整的宋代石幢,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寺院古老的历史。寺内保存的一面晚清时期的碑刻中记载的内容与《秘典》上的内容相印证。大雄宝殿厅柱上的一幅长联:“创修历一十朝耿耿金精龙象伏,气量涵三千界巍巍宝殿凤凰仪。”也与《秘典》记载的一字不差。寺的西面约四百米处有一座开山寺祖正觉禅师修建于北宋年间的石塔(即无尘塔),至今保存完好。据《开科禅师语录》记载,唐代高僧正觉禅师的舍利子就存放在塔中。在寺中,还可以见到当年武僧洗浴的石槽和练功的石担。寺西北处的山上,还有天地会人士秘密结社习武被当地乡民称为“贼营”的九湾寨,以及练武的“第一垣”石窟,石窟周围尚遗存多处“拳打卧牛之地”。
《秘典》是首次出现“南少林”这个词的古代文献,而且还说僧众“文武同修”,这表明寺庙同武术的密切关系。之前,对于“南少林”一词的起源和界定,在学术界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专家学者认为,这是泛指长江以南地域的少林寺,以区别于北方的嵩山少林寺;更多的认为,这是建国以后民间对福建少林寺的俗称或通称;还有,持否定观点的认为根本没有什么“南少林”,这只不过是民间传说和小说家渲染的结果。而《秘典》说明在清朝嘉庆之前就已经有“南少林”之说,距今已有一百九十余年,这是一个新发现。
九座寺还是莆田南山(亦称凤山)广化寺的祖庭,这一点已得到
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莆田广化寺方丈学诚法师的认可。
不管从建寺的年代,还是倡建人的功名,从佛法的源承,还是寺风的影响来看,九座寺确有“南少林之誉”。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