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鼻头遗址是凤鼻头文化的遗存,分布在台湾岛西海岸的中南部,自大肚山起向南到台湾岛南端及澎湖列岛。其典型代表是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遗址,包含各文化层的遗物。上层为刻纹黑陶文化层,中层为印纹红陶文化层,下层为大坌坑文化层。该遗址是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晚期遗址。出土较多石斧、石锄头与石镰等生产工具。一般认为它是由大坌坑文化发展而来。遗址发现于1941年,1964年开始正式发掘,为台湾地区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
凤鼻头遗址分布在
台湾岛西海岸的中南部,自大肚山起向南到
台湾岛南端及澎湖列岛。因其典型代表在
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遗址而得名。凤鼻头遗址包含各
文化层的
遗物。上层为刻纹黑陶文化层,中层为印纹红陶文化层,下层为
大坌坑文化层。该遗址是距今4000多年的
新石器晚期遗址。出土器物包含较多石斧、石锄头与石镰等生产工具。一般认为是由大坌坑文化发展而来。
1、凤鼻头(中坑门)遗址位于本市林园区中门里中坑门聚落北侧,凤山丘陵南端前缘缓坡处,为一处海升后冲积平原所形成的台地,至今约有3500~2000年的历史,在日治末期由日人考古学者坪井清足于挖掘壕沟时被发现,1965年张光直先生曾有计划发掘得知本遗址有大坌坑文化、绳纹红陶文化、夹砂红、灰陶文化等不同文化,遗址面积亦广,为台湾地区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
2、1990年中研院史语所黄士强与刘益昌两位教授针对遗址范围与文化做研究,其所出土的遗物为台湾南部地区较早发现的,并含盖有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之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凤鼻头型及凤鼻头文化等三个文化层,呈现台湾西南部史前文化之发展。
凤鼻头遗址位于高雄县的西南,与高雄市小港区相邻的林园乡,由上升的海岸和冲积平原所形成,内包括有大坌坑文化、绳纹红陶文化、夹砂红文化、灰陶文化等不同文化,为台湾地区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
大坌坑文化层,出现典型的大坌式绳纹陶,质细含砂,器形以罐、钵为主,外表除施以绳纹外,口缘部分并有划纹,石器有砂岩制网坠,黑色和绿灰色板岩制石镞,推测其年代约在4700年至5200年前。人类学家称北到台湾、南至新西兰、东到复活岛、西至马达加斯加群岛大洋洲的原住民为
南岛民族,这些民族有相似的语言,也共同使用一种印有花纹的陶器,从各岛屿出土的陶器年代(1000多年至5000多年前),可以推测出他们迁移的路线。台湾大坌坑文化的年代最早,所以可能是南岛语系民族最早的祖先。
牛裯子文化凤鼻头类型,出土文物以绳纹红陶为主,并有部分夹砂红、灰陶和泥质红陶,器型有陶盖、纺锤、圈足、石器,主要为橄榄石玄武岩制,器形为石斧、石锄、石镞、石刀、靴型石斧、石锛等,推测其年代距今约3500年前。从遗物中工具类型看,可以说是一个农、渔、猎并重的生活形态。遗址中未发现贝的遗留,说明对海岸资源的采集不太受到重视。从遗址文化层厚度看,显现是一个长时间占据的居址,有较高的人口密度。
凤鼻头文化,以出现贝家和红褐素面夹砂陶为主要特色,并有彩陶、黑陶和磨光黑陶,器型有罐形器、杯形器、碗形器等,还有陶纺轮。石器有石斧、石锄、石锛、石刀、石镞、网坠、珏和石环等,此外并有骨尖器。其年代大约在3500年至2000年前。聚落形态与前期大致一样,但从大量增加的陶器,可判定人口密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