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刺鳅是鲈形目刺鳅科中华刺鳅属鱼类,又名钢鳅、刀鳅、石锥。体延长、侧扁,头小,吻尖并前伸成吻突;口端位,口裂伸至眼前缘下方;上下颌具齿;眼小,侧上位,被透明皮膜,无游离眼睑;眼下有一刺,前鳃盖骨有2刺;眼间窄而隆起;背鳍、臀鳍与尾鳍均相连;背鳍有硬棘,各自分离;胸鳍短小呈扇状;无腹鳍。体背侧黑灰色,从鳃盖后缘至尾基有30余条黑白相间的网状花纹。腹部灰白色,背鳍和臀鳍上有许多不规则的白斑。
动物学史
中华刺鳅的分类一直存在争议。Travers于1984年重新划分了刺鳅科(Mastacembelidae),并将中华刺鳅归入鳗鳅科(Chaudhuriidae)。该分类引起了Kottelat等、Britz等鱼类学家的强烈反对,他们一致认为中华刺鳅属于刺鳅科。Kottelat等通过形态学特征分析,为中华刺鳅独立建立了中华刺鳅属(Sinobdella)。Britz分析了中华刺鳅和其他刺鳅属鱼类的骨骼形态,发现2个独特的骨骼特征,即外翼骨与后筛骨之间独特的半月板软骨关节,以及coronomeckelian骨独有的细长形状和后向移动位置,从而认同了前者的分类。国际上包括Fishbase数据库在内普遍接受Sinobdella sinensis这一学名和分类,而中国国内关于中华刺鳅的争议主要集中于种名。大多数中国国内学者认为中华刺鳅的正式名称为刺鳅,学名为Mastacembelus aculeatus,属于刺鳅科刺鳅属。倪勇等认同其属于刺鳅科刺鳅属,但认为其种名应为中华刺鳅,学名为Mastacembelus sinobdella。
杨丽萍等以中华刺鳅的体斑纹、可量与可数性状作为区别刺鳅属鱼类分类的依据。研究认为,中华刺鳅的体色与体斑纹在不同年龄、不同环境下是变化的,且有时变化很大,难以作为稳定的鉴别依据。大刺鳅和中华刺鳅在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研究对大刺鳅与中华刺鳅的眼下刺、前鳃盖骨进行比较,发现其区别极为明显。中华刺鳅的眼下刺位于眼前下方,不十分凸出,其最后端完全达到或超过眼球,但并未超过其眼球的中心线;大刺鳅的眼下刺明显凸出,其最后端并未达到眼球。中华刺鳅的前鳃盖骨周边光滑,而大刺鳅的前鳃骨后侧下方有4个明显的爪状尖突(刺),其中1个深入至大刺鳅的肌肉内,另外3个则暴露在外侧。这些形态差异可作为鉴别大刺鳅与中华刺鳅的重要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Kottelat等对中华刺鳅的分类,即为中华刺鳅单独设立中华刺鳅属(Sinobdella)。
形态特征
背鳍ⅩⅩⅥ~ⅩⅩⅧ,55~63;
臀鳍Ⅲ-57~64;
胸鳍20~22;
尾鳍14。
椎骨75~77。
体长为体高9.7~11.8倍,为头长5.8~6.5倍,为体宽15.7~16.0倍。头长为吻长3.8~4.2倍,为眼径7.9~8.5倍,为眼间隔8.5~9.1倍。
体细长,侧扁,背腹缘低平,尾部扁薄。头小,略侧厢。吻尖突,短于眼径。眼小,上侧位,位于头前1/3处。眼下方有一硬棘。眼间隔窄,稍凸起。前鼻孔为短管,位于吻突两侧;后鼻孔裂缝状。口前位,口裂钭而低,伸达眼前部下方。唇褶发达。口腔顶部口腔膜发达,中央有纵褶一条。上、下颌齿多行,细尖;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齿。前鳃盖骨无棘,边缘不游离。鳃孔低斜。峡部狭窄。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退化。无假鳃。鳃盖条6头、体均被小圆鳞。无侧线。
背鳍基底长,前部为多枚游离小棘,可倒伏于背正中的沟中;鳍棘部基底长,约为鳍条部基底的1.6倍。臀鳍与背鳍鳍条部相对,同形,第二鳍棘较大,第三棘距臀鳍起点较距第二棘为近;背鳍、臀鳍鳍条部与尾鳍连续。胸鳍短小,侧位,扇形。腹鳍消失。尾鳍尖圆形。
体黄褐或浅褐色,体侧常具白色垂直纹与暗色纹相间组成多条栅状横斑。头部和腹侧小圆白斑,或相连形成网状。背鳍、臀鳍和尾鳍上亦具白斑,边缘白色。胸鳍浅褐色无斑纹。
食道很长。胃呈钩状。肠短直,体长142毫米时为肠长4.6倍。幽门盲囊2个。鳔细长,无鳔管。腹膜黄灰褐色。
近种区别
生活习性
中华刺鳅为浅淡水多水草处的底层肉食性杂鱼。生活于多水草的浅水区,主要以小虾、水昆虫及其幼虫等为食。亦食
黄黝鱼等小型鱼类。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越南。在中国分布于辽河、黄河、长江、钱塘江、珠江等水系。
繁殖方式
在生殖季节,中华刺鳅的雌雄形态差异更加明显,成熟中华刺鳅雌性个体的腹部明显大于雄性。由于雌性个体的性腺左右不对称,其腹部左侧平直,而右侧较为鼓起,在性腺即将成熟时更为明显。1龄性成熟,绝对生殖力为600~1100粒,产卵期为6~7月。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0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中华刺鳅除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外,还具有食用价值,其肉质鲜美,富含氨基酸和矿物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