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割主义是十九世纪末
新印象派画家主要采用的绘画技术。分割主义画家作画时,不再在调色板上调和颜料,而是直接将色点或色块不加混合地涂到画布上。因色点或色块非常小,它们可以在观者的眼中与他们感受的过程中混合。当画家用的是色点时,这种画法就被称为
点彩派。
分割主义是指在绘画中将颜色分割成单个的颜料点或笔触的做法。它构成了新印象主义的技术基础。遵循当代色彩理论的规则,
乔治·修拉 (Georges Seurat)和
保罗·西涅克 (Paul Signac)等
新印象派艺术家将对比强烈的色点并排使用,这样,从远处看,这些色点会融合在一起,被
视网膜感知为一个发光的整体。
分割主义以及
新印象主义运动作为一个整体,以修拉的杰作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为起点。修拉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
古典主义训练,因此,他最初的作品反映了
巴比松风格。1883年,修拉和他的一些同事开始探索在画布上尽可能多地表现光线的方法。到1884年,随着他的第一幅重要作品《阿尼埃尔浴场》以及《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的展出,他的风格开始形成,并对印象派有所认识,但直到1886年他完成《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他才确立了自己的分割主义理论。
分割主义主要采用色彩的分割理论,即分割法,从光学原理看,分割法是
色光的混合,能增加光亮,提高
反射率和
明度。画家们在画面上使用
纯色,不在调色板上调混颜色,这样,中间色是观赏者(离画面有一定的距离)的眼中自然混合而产生的。分割主义艺术家将色点或色块紧密地排列在画布上,以求得比在画板上进行色调混合的更高明亮度。
分割主义很快就受到了来自艺术评论家们的各种声音。他们中的一部分支持修拉的做法,但也有部分批评家谴责这一将科学理论纳入新印象派的技术。例如,约里斯·卡尔·怀斯曼(Joris-Karl Huysmans)就对修拉的画作持否定态度,他说:“剥去他的人物身上的彩色跳蚤,下面什么都没有,没有思想,没有灵魂,什么都没有。”
印象派的领导人,如
莫奈和
雷诺阿,拒绝与修拉一起参展,甚至最初支持分割主义的
卡米尔·毕沙罗( Camille Pissarro),后来也对这种技术持否定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