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上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或者未上市公司将部分业务从母公司独立出来单独上市;狭义的分拆指的是已上市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者某个子公司独立出来,另行公开
招股上市。分拆上市后,原母公司的股东虽然在持股比例和绝对持股数量上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可以按照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分成,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后,母公司将获得超额的投资收益。具有这种题材的股票叫做分拆概念股。
首先,对于那些整体经营稳定、经营业绩尚佳的上市公司来说,通过分拆,既可以开辟新的
筹资渠道,拓展融资空间,促使
企业融资格局多元化,又可以满足那些发展前景广阔的高科技子公司的持续融资需求,增强自我发展后劲,并为
风险投资提供有效的退出通道。
其次,分拆上市后,公司经营业绩有可能大幅度的增长,这是因为上市公司作为发起人将享有
资本增值的
溢价所得。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可在超过10年的时间内摊销,这样可以保持公司经营业绩的
相对稳定性。同时,在经过一定期限后,上市公司还可以变现其分拆子公司的
股份,从而获得
资本增值收益。
同仁堂科技在
香港创业板成功配售7280万股,每股价格为3.28港元,共募集资金23878.4万港元。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其发起人
股份可以在上市的一定期限(一般是半年到两年)后流通。
同仁堂完全可以根据
市场价格计算其对同仁堂科技的投资,按照3.28港元的
发行价,同仁堂的投资增值将超过2亿元人民币,按目前同仁堂2.4亿股的
总股本计算,其
每股收益将增加至近1元。根据预测,2000年
同仁堂科技的年净利润可达到4600万元。因此,一些经济学家把分拆上市视为我国
资产重组题材的有机延续,是我国企业资产重组向纵深发展的标志。
再次,分拆有利于消除企业盲目扩张所带来的负效应。目前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扩张的内在冲动,无论是规模性扩张还是多元化经营扩张。但管理效率假说表明,当规模扩张和多元化经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存在着一个
规模报酬递减的临界点,这时会产生一定的负协同效应,即由于企业规模偏大造成所谓的“X非效率”。而分拆则可以消除企业盲目追求做大所造成的弊端,它通过对母公司和子公司业务的重新定位,在确定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可以使它们更加集中于自身的优势项目,有利于增强其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