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点岁差
天文学中是指以春分点为参考系观测到的回归年与恒星年的时间差
分点岁差在天文学中是指以春分点(或秋分点)为参考系观测到的回归年与恒星年的时间差。我国虞喜利用冬至点也观测到岁差。之所以采用节气点不同都是根据观测者所处的地理位置与气象条件相关。
简介
分点岁差是由于地球旋进运动(precessional motion)的结果,二分点(equinoxes)环绕黄道向西慢速运动。二分点绕黄道的周期为25800年。
在历史上,地球的岁差被称为分点岁差,这是因为分点沿着黄道相对于背景的恒星向西移动,与太阳在黄道上的运动相反。在非技术的讨论中仍沿用此一名词,这点在详细的数学中是不存在的。
发展
在历史上,记载喜帕恰斯发现分点岁差,虽然确实的时代和日期并不清楚,但由托勒密认为是他所做的天文观测推测,期间在西元前147年至127年。
在19世纪的前半世纪,由于对行星之间引力计算能力的改进,人们体认到黄道本身也有轻微的移动,在1863年之际这称为行星岁差,而占主导地位的部份称为日月岁差(lunisolar precession)。它们合起来称为综合岁差,并且取代了分点岁差。日月岁差是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赤道隆起的引力作用造成的,引发地轴相对于惯性空间的转动。行星岁差(actually an advance)是由于其它行星对地球和轨道面(黄道)的引力有小角度造成的,导致黄道面相对于惯性空间的移动。日月岁差比行星岁差强大了500倍。除了月球和太阳,其它行星也会造成地轴的运动在惯性空间中产生微小的变化,在对比时会造成对日月岁差和行星岁差的误解,所以国际天文联合会在2006年将主要的部分重新命名为赤道岁差,而较微弱的成份命名为黄道岁差,但是两者的合称仍是综合岁差。
分点的进动
分点岁差是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惯性空间进动。分点的进动是因为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有微小的差异。
喜帕恰斯发现分点的位置,相对于在天球上固定不动的恒星,沿著黄道每年向西移动。通常,每年的移动量是50.3 ,每71.6年移动1°。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会逐年累加起来,完整的岁差圈要经历25,765年(称为大柏拉图年),分点在黄道上退行一周360°。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9:17
目录
概述
简介
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