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猪肉
社会风俗
分猪肉是一种社会风俗,通常每年的清明节重阳节,即所谓春秋二祭后,于祠堂或祖坟前进行分猪肉仪式(也有地方在冬至时举办,称为冬祭,或者在二月初二“龙抬头”时祭祀后举行)。
过程
传统的做法是由族长或村内德高望重之人会将猪肉分给年满六十岁的年长男丁和去年出生的男婴,表示福荫及庇护已由祖先带到各家。所得的份量并会详细地记录下来。具体的分量则各处都有不同。有些地方的习俗是男丁一人一份,六十岁以上长者两份,七十岁以上四份等;有的地方的习俗则是六十岁以上每人一份,七十岁两份,八十岁三份,九十岁以上者,能拿多少就拿多少;有的地方六十岁双份,七十岁以上,只要能跨过祠堂门槛,能拿多少就可以拿多少。还有地方是“大人一份、小孩半份”,但也只限男丁领取。如果一家之中没有男丁,则无法领到猪肉。分猪肉的习俗突显了以男性为主导的宗族关系、中国传统重男轻女的文化。在经济学上,这是涉及到传统经济体系。
分猪肉是村中的大事,即使已搬离围村的男丁,也会尽可能回村参与,可见这些集体的祭祀和宗族活动一方面表达了族人对先辈的孝心,也一方面象征著族人的团结和家族的维系,能增强宗族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是非常重要的宗族活动。
称呼
“太公分猪肉”中的“太公”意思是指家族的祖先。具体拜祭时的对象则指的是家谱可考的第一代祖先或者加上曾经有功名、官位等荣耀的祖先。有的地方用“大太公”指家族各房共同的先祖,而用“私房太公”或“小太公”指各房的先祖。
“猪肉”则一般是指整只的烧猪肉。传统上女性家族成员等没有资格吃到猪肉的则只能吃“白肉”,即没有烧的猪肉以及其他菜肴。
顺德冬至的冬祭后分得的猪肉称为“冬肴”。
变化
随着男女平等的思想影响,有些地方在分猪肉时也会男女都分上一份,或改成每席一份,不限男女老少。有些家族分配时则是一家一份,分配均匀,表示祖宗不管族人贫富,都会平均分配给各家。
华南、香港、澳门及海外的粤语流行地区都有与分猪肉有关的歇后语:“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
分猪肉一词也成为了香港的流行语,意思是比喻乐坛颁奖礼“每个人都有”的情况,俗称“猪肉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07 16:38
目录
概述
过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