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连科夫辐射
透明介质中穿行的带电粒子的辐射
高速荷电粒子在介质中穿行时,如果粒子速度大于介质中的光速,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光辐射,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强偏振等特点。1934年,苏联物理学家切连科夫首先在液体介质中发现这种辐射,因而得名。这是一种电磁辐射。
简介
“冲击波”现象。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带电粒子,当其速度大于介质中的光速时,它所辐射的电磁波将集中在粒子后方一个圆锥形区域中。粒子正好位于圆锥的顶点。如图1所示,箭头所指即为辐射传播的方向,它与粒子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θc称为切连科夫角。
由图1可知,式中u为辐射在介质中传播的速率,v为荷电粒子速率,c为真空中光速,n为介质折射率。若v=βc,则cosθc=1/nβ。显然β有个阈值,仅当β大于1/n时,才有切连科夫辐射产生。切连科夫效应在高能天体物理等领域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切连科夫简介
巴・切连科夫(1904-1990年),物理学家,1934年在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作研究生时发现了“切连科夫效应”。所谓切连科夫效应是指当带电粒子在某些透明介质中以大于光在介质中的速度传播时,这种带电粒子就会发出一种特殊的光。切连科夫由于发现和解释了切连科夫效应,于1958年与苏联物理学家塔姆、弗兰克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7 21:54
目录
概述
简介
切连科夫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