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庭审制度研究》是2001年11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龙宗智。本书是在龙宗智教授同名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
龙宗智,男,四川人,1954年9月生于成都。1970年12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防化技术员、干事、军事、检察院检察员、副检察长、检察长,后任成都区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大校军衔。现任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自称是一位“跳跃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人物”。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法学论文及研究文章140余章,著、译著作、译作(含合著、合译)6部。专业方向为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司法制度。
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最大的变化即在审判程序。改革后的效果究竟如何,急需探讨,而有份量的成果则极为匮乏。同时,由于审判程序在刑事诉讼中的核心地位及刑事诉讼的整体性,审判程序的变革必然要求其它程序相应作出调整,在庭审程序先行一步的情况下,诉讼机制整体的不协调在所难免。因而,探讨庭审程序不仅对审判程序本身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对刑事诉讼法整体的完善和发展也具有指引功能。因而,龙宗智教授以庭审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可谓抓住了诉讼机制的核心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论文答辩前,龙宗智教授已在选题的范围内就有关论题发表了十余篇论文。本书结构上前四章可视为总论,论述了庭审制度的一般性问题,如庭审的要素、功能和价值目标;庭审的基本原则和原理;庭审制度的前现代类型和现代类型的研究;关于中国新庭审方式的特征与模式等;后六章则属于“分论”的内容。分别论述庭前的公诉审查和证据开示程序,庭审调查和辩论程序的基本问题,法庭公诉和辩护中的问题。尔后,对庭审调查的重点和难点——人证调查进行了专门研究,对法官的审理和裁判作了专门研究。本书不但在总体结构上相当讲究,在具体的安排上也颇具匠心。如在“刑事庭审的原则与原理”一章,龙宗智教授将庭审的基本原则分为结构原则、审理原则和裁判原则,为前人所未言,显示龙宗智教授对大局观的把握非同一般。
龙宗智教授对庭审制度内容的研究中,至少有三点令人称道:第一,本土化的研究。作者在对国外庭审理论透彻把握的基础上,着力对中国现行庭审特色进行分析。龙宗智教授对中国庭审的深刻把握和条分缕析的阐释令人击节。“庭前审查程序研究”一节可为例证。第二,技术化的研究。龙宗智教授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其对庭审进行的技术性分析显得游刃有余。典型的如对“交叉询问”分析。由技术到制度是中国法治的一条现实进路,如龙宗智教授这样的技术分析无疑为合理制度的构建打下夯实的根基。这也许是中国法治建设最缺乏的东西。第三,领先学界的问题意识。如龙宗智教授本书“关于判决改变罪名问题”一节,最早作为文章发表在《法学》1999年第3期上,而这一问题真正引起理论界及实务界关注则缘于1999年4月重庆綦江彩虹桥一案的审判,印证了先生的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