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歌谣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地方传统民间文学
刘三姐歌谣,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歌谣起源
探讨刘三姐歌谣的起源,可以从壮族歌圩的起源说起。歌圩是刘三姐歌谣流传的平台。离开了这个平台,刘三姐歌谣难以传承。
关于歌圩的起源,学术界有几种观点,有一点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壮族的歌圩起源于原始社会。歌圩不过是展示歌谣的平台。作为歌圩主体的刘三姐歌谣,应该萌芽于歌圩出现之前。
壮族由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百越中的西瓯和骆越发展而来。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由于地域上的原因,当中原的封建文化蓬勃发展之时,壮族先民生活的岭南,经济文化仍很落后。
据西晋张华《博物志》卷二记载:“口南有野女,群行觅丈夫,……裸袒无衣襦二”这里的说的“日南”,即西汉所置日南郡,位丁,今天的越南境内、从“裸袒无衣襦”和“群行觅丈夫”的记载可以看出,这一带的人还生活在原始社会,还保留着氏族或氏族部落之问的对偶婚制度。所以,这些女子不能和氏族内的男子婚配,必须集体前往别的氏族部落寻找丈夫。这种集体寻找丈夫的瑚象,是歌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发展过程
唐代之前,壮族地区还流行“婚不用媒聘”,“歌唱成婚”的习俗,人们以歌为媒,依歌择偶,歌圩成了男女青年谈情择偶的理想场所。
宋代以后,壮乡歌圩继续发展,许多著述如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乐史的《太平寰宇记》、明代王济的《日询手镜》以及大量地方志书,都有关于歌圩的记载、有的诗文对歌圩盛况作了’生动的描述,如明代邝露的《赤雅》写道:“撞人聚而成村者为峒”。“峒女于春秋时,布花果笙箫于名山,五丝刺同心结、百纽鸳鸯囊,选峒中之少好者,伴峒官之女,名曰天姬队。余则三三五五,采芳拾翠于椒水湄。歌唱为乐二男亦三五群,歌而赴之。相得,则唱和竟日,解衣结带,相赠以去。”这说明,明代时,壮族唱歌求偶的习俗仍在延续,歌圩非常兴盛,唱刘i姐歌谣,是青年男女交流感情、寻找配偶的主要途径。
清代,清人陆祚蕃在《粤两偶记》一书中写道,壮乡“风俗最尚踏歌,浓妆绮服,越阡度陌,男女杂处深林丛竹,一唱百和,云为之不流,名曰会阆。”这时的壮乡歌圩,规模更大,情人相约,以歌为乐,以歌为媒的风气似乎更盛,歌圩蓬勃发展的这种势头,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
刘三姐歌谣的流传并不是一帆风顺,明代和清代在壮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以皇权为代表的封建统治势力深入牝族地区,刘三姐歌谣的流传与封建礼教发生了冲突,封建统治者把壮族男女“依歌择偶”视为伤风败俗的行为,曾多次查禁,企同阻止刘三姐歌谣的流传:据《镇安府志》记载:“土民之家婚嫁俭约,循礼不尚奢侈,风尚近古,惟歌圩之风,尚沿衍人跳月踏摇之俗,虽严行禁止未能尽革,……颇伤风教。”清代广西思恩知府李彦章,也曾贴出告示禁止歌圩。清末,东兰州府官员认为刘三姐歌谣是“风流歌”,为了禁止歌圩,把当地的壮族女歌手抓来,用漆涂脸,游街永众可是,刘三姐歌谣屡禁不止,越禁唱的人越多一歌手们面对官府的打击迫害,愤怒地唱道:“天上大星管小星,地上元帅管总兵,只有知州管知县,谁敢管我唱歌人!”
到了民国年问,官府还在禁歌,广西境内先后发生多起禁歌事件,“民歌民唱自古有,禁唱山歌没根由。”面对统治者此起彼伏的禁歌运动,刘三组歌谣一直在流传,壮乡的歌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文化特征
题材划分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衽传这是刘三姐唱过的歌。也许是刘三姐歌谣风靡世界的缘故,壮族歌谣被定名为“刘三姐歌谣”。正像上述山歌中唱的那样,刘三姐歌谣就像春江水,内容广泛,包括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岁时农事、日常生活、伦理道德、恋爱婚姻等各个方面。按题材分,刘三姐歌谣大体上可分为古歌、劳动歌、时政歌、情歌、生活歌、仪式歌、历史传说故事歌、儿歌等八大类。这里重点介绍情歌、生活歌和仪式歌。
刘三姐歌谣中,情歌的数量最多,艺术水平也最高。这些情歌,可以分为排歌、叹情歌和婚恋歌。
长篇的排歌
排歌在壮语里叫“欢排”、“诗排”:刘三姐歌谣中的排歌,属于自由歌谣体,虽然行数和字数没有严格限制,但不同于即席创作演唱的小令和短歌。排歌的篇幅较长,短的有数十行,长的数百行,甚至上千行。常见的排歌,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可以成排成排地往下唱。在歌圩上,排歌可以几天几夜连续演唱。
情歌中的排歌,大都是传统山歌,字里行间贯穿着反对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的思想;表现壮族青年男女热爱生活、追求个性解放的美好心灵。传统排歌的代表作品有《九送歌》《十送歌》《十里送情哥》《五更歌》《五更想妹》《十月想妹》《十月歌》《十二月歌》《十说歌》《十恨歌》等。这些情歌,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是相思歌,如《十月想妹》和《五更想妹》等。其中《十月想妹》,从正月一直唱到十月,诉说情哥月月想妹的情形:“九月想妹心焦焦,十月想妹路一条,不知妹连还是断,灶头灯草心更焦:”反映了情哥对妹的一片痴情和无限牵挂。《五更想妹》则把一个男人的相思情表现得更加具体细腻,给人天天相思、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印象:他从一更想到五更,“五更想妹月两沉,寒风单吹无衣人,哥今受凉得病死,变个萤虫上妹门。”看来,他已经做好了为爱献身的准备。
二是相会歌,其中最典型的是《五更歌》。歌中唱道:“一更一点一更长,情哥到来拍妹窗;妹娘问妹什么响,风吹门板响叮当。二更二点二更长,情哥到来拍妹窗;妹娘问妹什么响,老鼠爬墙碰水缸。三更三点三更长,哥来情妹开亮窗;妹娘问妹什么响,下霜受寒加衣裳,四更四点四更长,情哥跳进妹的房;妹娘问妹什么响,隔壁大婶洗水缸。五更五点天已亮,哥要离妹转回乡……”这是一首叙事性情歌,讲述了一对情人相会的艰难:一更时,情哥哥来到窗外;可是,女儿大了,当娘的看得紧,整夜侧耳听着女儿窗外的动静;痴情的小伙子几次拍窗,都被娘听见后提出询问,吓得小伙子心惊肉跳,不敢闯进姑娘的屋:小伙子从一更等到二更,二更等到三更,姑娘好不容易骗过了娘,悄悄地打了开窗,可小伙子还是不敢贸然行动。直到四更时,小伙子才进了姑娘的屋,该说的话还没说完,该做的事还没有做,天就亮了,一对情人义要分别。《五更歌》是排歌中的精品,仅仅十几句歌词,就讲述情人一夜的相会,把一对情人提心吊胆又急于相见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是相别歌,如《九送歌》《十送歌》等。相思、相会、相送,是谈情说爱的一个完整过程:一对有情人,相思苦,相会难,相别更是千般无奈,万般惆怅。情哥送情妹,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了九程、十程,还是难以相别。《九送歌》中唱道:“送妹送到屋角边,天上雷公叫连连,情哥盼望天下雨,多留情妹住几天。”“送妹送到大田垌,成双拆散两头空,如今同妹分离了,不知何日得相逢。”已把情妹送到了村外,不能再送了,可是相见难,别时更难:“见妹走去又停脚,回头望哥泪簌簌,哥也不能舍得妹,妹也不能舍得哥。”整首歌中,充满了离愁别恨。同样是相别,《十送歌》的情调则要高昂得多,歌的结尾唱道:“十送情妹到村边,村边桃花鲜又鲜,桃树开花我俩好,桃树结果就团圆。”这里的情哥哥,似乎已经吃了定心丸,歌声中充满了自信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悲愤的叹情歌
叹情歌是失恋和婚姻挫折时唱的山歌。一个民族的山歌中,存在大量失恋和婚姻挫折时唱的山歌,并且能自成体系,成为民歌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其他民族中是罕见的。由此可见刘三姐歌谣种类的丰富性。
叹情歌是壮族情歌中的苦歌,歌中大都充满了悲伤和怨恨:叹情歌的代表作品有《叹情》《叹十二月》《叹十二时辰》《叹五更》《辣椒焖苦瓜》《十八姑娘三岁郎》等一其巾《叹情》描写了一个女子从情哥哥病重到病故的感情历程。情歌从初一唱到十五,前半部分描写探望情哥哥的过程,后半部分描写情哥哥死后痴情女子经历的内心磨难,通篇歌词令人心酸。《叹十二月》可以看作一首单相思的挽歌,歌中描写一名男子一年巾思念情人的经历,从“正月立春雨水多,想妹伤心泪成河”,到“十二月想妹又一年,犹如叫化想金莲”,虽然内心经历了单相思的煎熬,最后还是空想一场。《辣椒焖苦瓜》则描写了一个男子失恋后的心情:“月亮照高坡,情妹嫁别个;哥心苦又辣,辣椒焖苦瓜:”传统的叹情歌中,还有大量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感叹女子悲惨命运的歌,如《十八姑娘三岁郎》:“十八姑娘三岁郎,夜晚洗脚抱上床,睡到三更要吃奶,我是妻子不是娘j早早梳妆见英姿,一朵芙蓉在镜中,恁好芙蓉无蜂采,枉费春天花恁红。十八姑娘三岁郎,夜晚洗脚抱上床,不是看你父母面,你是儿来我是娘。”将旧中国的童养媳制度这一恶俗造成的人间悲剧揭露深刻。
滚烫的婚恋歌
这里的婚恋歌,特指“野歌圩”唱的歌,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选择伴侣时唱的情歌。这类婚恋歌的演唱,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大型节日期间演唱,如春节、三月三歌节、中元节、中秋节等民间节日,男女青年们会乘机野游,通过唱婚恋歌结交情人,选择伴侣;二是农闲季节,附近的男女青年会主动相约,去山坡,进树林,或者到河边,对唱山歌,交流思想,交流感情。
婚恋歌属于对唱山歌,一般篇幅较长,由多个部分组成。首先是“引唱”,通过自己的歌声,引出对方的歌声;接着唱“初会”,也叫“初识歌”,互相打问:家在何处、家有何人、是否结婚等等。等弄清了对方的情况,就会唱试探歌,试探对方的态度。如果对方对自己有意思,就会高唱赞美歌,不停地夸奖对方,进一步争取对方的好感。双方对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男方会向女方提出恋爱的请求。如果女方也有意,双方就可以继续唱下去,有时通宵达旦地唱。唱到情投意合时,双方会肩并肩地坐到一起,交换信物。信物都是事先准备好的,男方送给女方的,一般是首饰、化妆品等女孩子喜欢的东西;女方送给男方的东西,一般是自己做的鞋子、绣品等。分别时,双方会唱“别情歌”:“别了别,死别容易生别难,只怨月亮出来快,只恨日头忙落山。别了别,来时脚步轻如纸,回去脚步重如山。”然后用歌约定下次约会的时间和地点。
生活在壮乡的人,生活中离不开歌,平时遇到的一切,都可以用歌声来诉说。他们见菊花会唱《菊花歌》,见莲花会唱《莲花歌》,见茶花会唱《茶花歌》,所有见到的花儿都唱遍了,还会高唱《十二月花歌》。至于瓜果蔬菜、蚊虫鸟兽、春夏秋冬、雷鸣电闪、刮风下雨、穿戴装饰、吃喝拉撒,都有山歌吟唱。而刘三姐歌谣中,最精彩的还是那些展示民风民俗的生活歌。
在壮乡,家中来客人了,要敬茶,敬茶要唱《敬茶歌》。喝茶之后要喝酒,喝酒要唱《敬酒歌》:“敬茶完了把酒来,筛杯淡酒上高台,今日饮酒成双杯,早种牡丹夜望开。”喝酒无菜哪能行,吃菜要唱《敬菜歌》。客人喝了酒,吃了菜,免不了要赞扬对方:“客人开口赞厨官,一赞厨官弄得香,二赞主家弄得好,九碗肉菜一碗汤。”家中盖新房,亲朋好友来帮忙,大家要唱《贺新屋歌》:“贺了天井到大厅,红台红椅把客迎,红椅铺上虎皮垫,红台摆设万花瓶。贺了上厅贺正梁,正梁红红八丈长,梁上雕有福禄寿,又雕龙凤来朝阳……”就连家中亲人去世,也要唱歌,有《灵前歌》《哭灵歌》《哭夫歌》《哭妻歌》等等。
在壮乡,一年之中,总要举行各种各样的仪式。人的一生中,要遇到各种各样的仪式。举行什么仪式,就要唱什么样的仪式歌。一个人出生第三天,亲朋好友来恭贺,要唱《三朝歌》:“一脚踏进主家门,一敬烟来二敬茶,喝茶恭喜生贵子,吸烟恭喜添娇花。”满月的时候,也要举行仪式,唱《满月歌》:“一进门来二进厅,亲家热情来相迎,外婆姨妈都来了,都来探望小外孙。”孩子年满七岁,要上学了。过去,孩子上学第一天,由父亲或者舅父背到学堂。孩子到了学堂,要举行入学仪式,唱《破蒙歌》:“蜡烛亮亮照学堂,父亲背子人学堂,叩请严师收弟子,朝朝夕夕读文章。”就这样,孩子在破蒙歌中,踏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在优美的刘三姐歌谣熏陶下,孩子一天天长大了,会唱情歌了,遇到喜欢的异性了,要唱《初遇歌》《试探歌》《对问歌》,然后是《初恋歌》《深交歌》。最后,与心上人要举行定情仪式了二定情仪式上,要唱《定情歌》:“玉石桌上摆金杯,红蓝美酒才买回。”“我俩喝了交杯酒,十杯美酒定结交:|”“定下山盟和海誓,情如日月照红河。”新娘出嫁前,不忍离开娘家,不忍与朝夕相处的姐妹分开,于是就唱《哭嫁歌》。壮族的婚礼,更是热闹非凡,笑声不断,歌声不断,各种各样的仪式歌数不胜数:例如,按壮族习惯,新娘门前,要举行舅舅给外甥插簪花的仪式。这时,要唱《簪花歌》:“堂前蜡烛亮涯涯,舅同外甥插银花,明天花轿接淑女,鸳鸯共枕喜成家,一拜天来二拜地,三拜堂前父母亲,四拜堂前亲母舅,感谢五友和六亲。”结婚后,持家生子,然后是相夫教子,还有唱不完的仪式歌。
“好花开放鲜又鲜,山歌一唱水成川。春来秋去花不断,好歌传唱心里甜。”丰富多彩的刘三姐歌谣,已经成了融入了壮族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壮族群众生命的一部分。
艺术特征
刘三姐歌谣包含了千百年来丰富的情感以及杰出的诗性智慧,由于歌谣轻便灵活,形式简单,因此较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借以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吐露激荡在心胸间的喜怒哀乐,因而情意真切、感人至深。
刘三姐歌谣浸润在壮民族的婚丧嫁娶及各种节庆礼仪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歌谣中对比兴手法的娴熟运用以及口传心授的歌咏习俗,格调优美,形式多样,展示壮族歌谣鲜明的艺术特色。歌谣传统脉络清晰,代代相传,不绝如缕,构成一种群体性的思维方式,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集体意识,积淀着许多古老的观念、原始的意象,内涵丰富深邃。刘三姐歌谣的精神内核是壮族文化,外在形式借助汉族文化来展现,使之成为多元文化交相汇融的象征。
演唱方式
综观刘三姐歌谣的八首叙事长歌,除了主题为自叙身世的《自叹身世歌》外,其余大都是在喜庆的场合演唱。例如,《张四姐与李文圩》、《龙女与汉鹏》一般在结婚迎亲的晚上演唱。《梁山伯与祝英台》通常是在新婚之夜演唱。《董永和五姐》、《孟姜女与万喜良》、《吕蒙正》通常也是在喜庆之时演唱。虽然这些叙事长歌演唱的具体场合或时间有所不同,但无论是结婚,还是寿诞等都是喜庆的场合。而且通常都是在男女对唱情歌的环节之前演唱,也就是说,叙事长歌的演唱并不是“狂欢之夜”的主要节目,其只是做铺垫而已,之后的男女对唱才是重头戏。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刘三姐歌谣作为壮族人民精神生活的产物,作为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多样文化的集中表现,在文化形态上与壮族生活息息相关,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已成为壮族之魂。
刘三姐歌谣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活态文化的魅力。它不仅具有见证民族历史和情感表述方式的文化史研究价值,还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传承现状
随着壮族传统“倚歌择配”社会基础的消失,以及强势文化和新的娱乐方式的冲击,刘三姐歌谣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
传承人物
谢庆良,男,1953年1月出生。2012年12月,谢庆良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市申报。申报项目:刘三姐歌谣。
保护措施
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这三月三日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歌节期间,除了传统的歌圩活动以外,还会举办抢花炮、抛绣球、碰彩蛋以及演斗卜戏、舞彩龙、擂台诗赛、放电影、武术表演和杂技表演等活动。
2016年12月24日,宜州市以打造和提升刘三姐歌谣文化品牌,以刘三姐故乡情为主题,在市民文化公园举办“刘三姐歌谣”万人传唱活动,通过重唱、对唱、小组唱、合唱等形式,激发全市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对刘三姐歌谣进行了保护。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谢庆良致力于将刘三姐歌谣传授给更多的人,一有时间就教东屏村村里的孩子们唱歌,还经常通过网络平台传唱山歌。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文化传承中心获得“刘三姐歌谣”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刘三姐歌谣》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为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文化传承中心(河池市宜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社会影响
2018年4月18日上午,2018“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会场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刘三姐歌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诵读祈福颂词。
文化轶事
相传刘三姐出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自幼聪慧过人,能歌善舞,被人们视为“神女”。刘三姐和同村的卖柴歌手李小牛青梅竹马,彼此之间都爱慕已久。可是当地的大财主莫怀仁却以他们触犯礼教为名,把他们捆绑起来扔到了河里,李小牛被淹死,刘三姐却侥幸逃过一劫,顺着河流一路漂到了柳州境内,然后被一位老渔人给救了起来,并收为义女。后来,刘三姐在柳州城内唱歌又唱出名来,莫怀仁得知以后,就请来了三个歌手和刘三姐赛歌,结果落败而归。莫怀仁恼羞成怒,就命令自己的手下把刘三姐给捆绑起来装进猪笼,沉人河底。刘三姐死后,人们就在她的坟前供祭了两条大鲤鱼,正在祭奠的时候坟墓忽然之间裂了开来,刘三姐从里面跳了出来,然后骑着一条鲤鱼飞上了天,而另外一条鲤鱼则变成了“鱼峰山”。
参考资料
刘三姐歌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7 22:07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