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浩
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院长,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云浩,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院长,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ACM FellowIEEE Fellow,CCF Fellow,ACM China 荣誉主席。2023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人物经历
1990年-1995年,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习,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95年-1997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学习,毕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1997年-2001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工作。
2001年-2004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计算机系学习,毕业获得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4年-2011年,在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工作,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系研究生部主任。
2011年,获聘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3年-2017年,任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教授、院长。
2018年-2020年,任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SU Foundation Professor、计算机系主任。
2020年8月,任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院长,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刘云浩围绕互联网和万物互联开展研究。提出了“万物相联万物生”理念。设计和实现了最早的基于RFID的物联网室内定位系统LANDMARC,是国际上对物联网体系结构进行探索的原型系统之一,该研究被写进多本经典教科书,成为很多高校研究生课程内容。此后进一步提出差分增强全息图方法,将基于RFID的定位精度提高到毫米级,仍保持定位精度的记录。刘云浩还创建了物联网可扩展性理论,发明了被动诊断等自组网技术,搭建了绿野千传(Green Orbs/City See)系统,为大规模自组织物联网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刘云浩共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论文五百余篇。
代表性期刊论文
代表性会议论文
特邀报告
主讲课程
个人荣誉
社会任职
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s主编,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CCCF)主编,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执行副主编,计算机学报编委,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编委,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编委,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编委,多次担任 INFOCOM、EWSN、RTAS等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或者程序委员会主席。
据2023年9月清华大学可信网络与系统研究所数据,刘云浩共获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
人物评价
刘云浩为推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推广计算科学理念作出了突出贡献。(国际计算机学会ACM主席奖颁奖词)
刘云浩在互联网领域取得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科研成果,为中国互联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图灵奖获得者Vincent·Cerf评2024)
刘云浩为中国物联网研究和应用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计算机学会评)
刘云浩因在物联网系统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而被评为IEEE Fellow。(电器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评)
刘云浩因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和专业成果被评为ACM Fellow。(国际计算机学会(ACM)评)
参考资料
刘云浩.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刘云浩.清华大学可信网络与系统研究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1 16:16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