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珍 ,女,出生于1966年,祖籍湖北汉阳,职业是博士、教授,在《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
论文50多篇。
【简介】:中共党员。主任编辑。1968年12月毕业于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系。1971年10月调入贵州电视台总编室任编辑,1982年2月调到湖北电视台总编室任编辑,现任播出科科长。曾编辑节目《湖北风光》、《每日一歌》
中国花生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水分管理与抗旱栽培”岗位团队成员,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生创新团队遗传育种岗位专家。
主要从事植物功能基因分离、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研究,植物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分子育种研究,花生新品种培育。研究领域涉及
植物生物技术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植物遗传与功能基因分析,油料作物遗传育种。
有: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控制花生种子油脂合成的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等位变异和功能研究(经费80万元)”、山东省良种工程项目重大课题“花生优异种质创新利用与基因聚合育种技术研究(经费100万元)”山东省现代
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生遗传育种项目(经费90万元)、国家“863”计划“花生抗病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子课题”、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花生高产、优质、多抗基因资源发掘与种质创新利用研究研究子课题”、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反义PEPCase基因转化花生提高种子含油量的研究”等课题。 承担“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高产高油花生新品种和新种质选育子课题”、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专用花生优质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国家“863”计划“优质高产多抗油菜和花生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及品种创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产优质特用花生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项目研究任务。
有:(1)完成了花生△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PEPCase基因、维生素E合成相关基因、油脂合成关键酶基因、抗旱相关转录因子基因等的克隆和表达载体的构建;(2)克隆获得花生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并构建成种子特异表达载体;(3)建立并完善了农杆菌介导途径进行花生基因转化的技术体系,并将抗除草剂的bar基因、抗真菌病害的Rs-afp1基因、提高维生素E有效含量的γ-TMT基因、脂肪酸合成关键酶基因、油脂合成关键酶基因等导入花生栽培品种,获得转基因材料;(4)利用AFLP、SSR和SRAP技术进行了花生产量相关性状的分子标记筛选研究,开发重要性状分子标记52个。(5)利用
花粉管通道法,将野生花生、国槐、蓖麻等植物DNA导入花生,从变异后代选育出多个优良种质系。(6)作为主要完成人培育花生新品种17个。丰花1号,丰花2号,
丰花3号、
丰花4号、丰花5号、丰花6号、
山花7号、山花8号、山花9号、
山花10号、
山花11号、
山花12号、
山花13号、
山花14号、山花15号、山花16号、山花17号等17个花生新品种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5年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199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1998年
山东省教育厅二等奖1项。申请
植物新品种权13项,获植物新品种权3项。在《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
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