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案》,一名《刘墉下南京》;
豫剧传统剧目,豫剧唐(玉成)派代表剧目之一。历史上确有刘墉其人,因其为官忠正、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有关于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传播,后经文人墨客编写加工改造成戏曲广为流行。豫剧、京剧、曲剧、丝弦、山东梆子、
河北梆子、晋剧均有此剧目,流布很广,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常演不衰。已是豫剧红脸演员的必唱剧目,是红脸艺术中的一张靓丽名片。
演出变革
该剧目最早由豫剧早期科班府八班(归德府八班衙役组建的科班)的著名艺人刘娃(刘芝兰)根据河南坠子改编,生动形象,轰动一时,广为传颂。后经豫剧红脸宗师唐玉成大师加以借鉴改编,成为豫东唐门四代传承的优秀剧目。豫东红脸在传承上有虞城和
柘城两路之分,两路各有特色,各红脸王自有丰韵。尤其是虞城路优秀红脸代表人物的
刘新民,高亢明亮的唱腔为其赢得了“活刘墉”(有争议,一说杨启超)的美誉。
豫东红脸在传承上有虞城和
柘城两路之分,两路各有特色,各红脸王自有丰韵。杨启超奇妙清脆,
刘新民高亢明亮,
张枝茂稳重大方,
索文化激扬奔放,
洪先礼古朴豪放,
谢庆军悦耳动听,陈传明苍劲有力,张家训细腻圆滑,
朱坤芳刚劲悲凉。
剧情梗概
头本:《铡太师》
剧情:讲述的是三十岁的刘墉之父当朝宰相刘统勋包打黄河完工回朝交旨,途经良乡县路遇被当地恶霸童三封抢占民女金瓶、银瓶二姐妹,刘统勋听完二人遭遇后收为义女代为告状,却被昏官打进监牢。二女进京找刘墉申冤,被太师耶律红诳进太师府,后被刘墉查出,怒铡太师耶律红。
二本:《铡西宫》
剧情:由于太师耶律红被刘墉铡了,耶律红的女儿西宫娘娘耶凤英上金殿要为父亲报仇状告刘墉,乾隆听闻后把刘墉打进铰链宫。十大清官上金殿齐保刘墉,但乾隆不准,九千岁郭英也上金殿,用紫金锤打乾隆,乾隆无奈只得放了刘墉,命刘墉西宫去赔情。耶凤英的哥哥和其定下用毒酒害刘墉之计,刘墉到西宫后饮下毒酒昏迷,但被郭英救出。耶凤英又上金殿告刘墉吃醉酒乱西宫,乾隆和国太一起去西宫搜刘墉,没搜出刘墉,由于耶凤英毒害刘墉,刘墉怒不可止铡了西宫娘娘耶凤英。乾隆一怒贬刘墉三级出任江宁府。
三本:《下南京》
剧情:刘墉被乾隆贬出京城,低调到达南京。许天官之女许翠屏与其表兄杨洪通奸,为了能维持长久奸情,灌蛇害死了其丈夫张禄,这一切却被义士刘青碰巧看到了。刘墉乘坐凉纱轿大皇庙院去降香,而许翠屏为张禄出殡,不料起棺绳断了,无耐在大街上停棺,白茬棺挡住刘墉的去路。刘墉下轿查看,通过察言观色、看面相认定张禄死的有冤情,大街上把棺材抢走,把许翠屏一并带回衙门。
四本:《会总督》
剧情:刘墉公堂上审问许翠屏,许翠屏宁死不招,后许家的众功名大闹公堂。许拔贡质问刘墉为何抢官?刘墉认为死者有冤情,当堂开棺把尸验,但却没有验出任何伤情,杨洪要用剑杀刘墉,后被许拔贡拦下,与杨洪讲明道理后去总督府告刘墉,总督高俊成二次去提江宁府,提牌官、催牌官要下马金被刘墉痛打。刘墉在江宁府改扮齐整,摆下銮驾去见总督,总督高俊成跪求饶罪,严守三千岁刘墉已到南京。
五本:《双开铡》
剧情:刘墉为破张禄这一案,暗访访到了刘青母子得知此事的来龙去脉,且与刘青结为兄弟。龙国太亲到南京,许天官把江宁府就是三千岁刘墉告诉许翠萍,要许翠萍去求国太。十三堂会审许翠屏,许翠屏向国太求情,国太让其向刘墉求情,刘墉铁面无私坚持要审清这一案,许翠屏仍然不招供,后刘青公堂上作证公开实情,刘墉怒铡许翠屏。
历史原型
刘墉在豫东调里是一个极其受关注的一个历史人物,关于刘墉的戏码也非常多。刘墉(1719 — 1804),即百姓口传的“刘罗锅”(戏曲舞台上不建议使用此名称用于刘墉身上),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山东人,父亲刘延清(即刘统勋)是清乾隆年间重臣。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
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真实历史上,乾隆并非宠妃任奸之君王,郭英一人纯属虚构(戏曲虚构此人也算合理),更莫谈其“九千岁”的王号了。一至五本的《刘公案》的剧情自然是虚构的。
现存版本
刘新民、
索文化、
洪先礼、
谢庆军等合作的《刘墉下南京》。
索文化与青年演员
张水英表演的《刘墉下南京》之抢棺材一折;与青年演员段红玉的《铡西宫·西宫赔情》一折堪称经典之作。
折子“刘公双壁”:《西宫赔情》、《抢棺材》。
代表人物
前辈大师:刘芝兰、唐玉成、杨启超等。
豫西:赵桂花(巩县豫剧团坤生、宗豫西调)
豫东:孙照登、刘传道(其以此剧扬名)、豫东八大红脸(刘忠河除外、陈传明宗柘城路)、张家训(宗柘城路)、冯刘智、景富仓(虽为刘派弟子,然此剧宗杨启超)
丝弦:边树森(此剧为其代表剧目之一,此剧也充分体现了丝弦艺术的唱腔特色)
影响及其地位
豫剧《刘墉下南京》有五个第一!
第一个:系豫剧里演出最多场次的剧目,据统计《刘墉下南京》目前中国每年豫剧团演出这个剧目,大约700个左右。而且基本是每个台口都在演出。据研究,商丘大约300多个民营豫剧团、安徽大约100多个、山东、河北、江苏的剧团也很多,河南豫剧团里,民营剧团里不演出《刘墉下南京》剧团也很少。豫剧里任何一个剧目都无法和此剧目比演出场次。
第二个:出版商出版的影像次数第最多,且衍化出大量“刘公案”系列剧目。
第三个:《刘墉下南京》系豫剧被其他剧种移植最多的剧目。
第四个:凭借《刘墉下南京》吃饭的演员人数最多。
第五个:农村演出的点戏频率最高是《刘墉下南京》。
且豫剧《刘公案》有豫东红脸“第一剧目”之美誉。客观看,从以上五个第一亦可看出其影响。
评价
有戏迷赞之:
豫剧刘墉下南京,
铁面无私除奸佞。
剧情跌宕不平静,悲欢离合留真情。
奇腔怪韵众爱听,各具千秋誉美名。
官家闻声心不定,豫东红脸民间兴。
春暖花开融寒冰,光明磊落一身轻。
惩恶扬善净心灵,是非自有后人评。
《刘墉下南京》虽然是红脸戏,但行当齐全,
生旦净丑,豫东诸多名旦如段红玉、曹君秋、
张水英等在剧中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如《西宫赔情》和《抢棺材》等折子也颇受百姓喜爱。豫东红脸唱腔真假嗓结合,多采用老少配的方式,先低后高,刚柔相济,高低音衔接自如,浑厚朴实,耐人寻味。而且唱腔板式变化丰富,特别擅长运用偷字、嵌字、闪板、哀颤等技法,使人听起来高亢激昂,刚健浑厚,荡气回肠,同时又不乏细腻大方。
传统旧本
《九头案》,即全部15本的《刘公案》,豫剧
连台本戏。
盖含:
1.《换太子》
2.头本《清官谱》(一名《放粮斗奸》)
3.二本《清官谱》(一名《刘统勋斩子》,情节上与丝弦《金殿铡子》相近)
4.《访良乡》(《铡太师》前半本)
5.《铡太师》
6.《铡西宫》
7.《下南京》
8.《会总督》
9.《审花子瓜》(折子)
10.《打茶馆》(折子)
11.《审旋风》(折子)
12.《铡曹英》(折子)
13.《失印招亲》(叙刘墉寻印招亲之事)
14.《双开铡》
15.《撵旋风》(情节在“会审铡许”之后、“回京审鬼”之前,一般作为过场处理)
混淆版本
《刘墉下南京》(即全本《刘公案》)共五本,除此五本之外的相关剧目,不包括《刘公案》(或曰《刘墉下南京》)的范畴内,可以统称为“刘公案”系列剧目,正如“包公案”、“海公案”系列剧目。
如全本《九头案》、《刘墉下山东》、《二下南京》、《三下南京》、《刘墉坐南京》(盖此剧应为《审花子林》,非“坐南京”)等相关剧目不属于连台本戏《刘公案》之内!
注释:全部《九头案》包括了五本的《刘公案》,从《换太子》至《双开铡》止。另外,现有张家训等其版本《刘墉下南京》,情节上盖含后三本,即《下南京》、《会总督》(实际上删去了大量唱工部分)、《双开铡》;不包括前两本,剧本处理上有别于传统五本的《刘公案》,为改编本。特此注释,切勿混淆。
衍生版本
《刘墉下山东》,豫剧
连台本戏;现存洪先礼演出资料。
《刘墉下河南》,豫剧
连台本戏;现存刘立河演出资料。
《刘墉坐南京》(盖此剧应为《审花子林》,非“坐南京”),豫剧连台本戏;现存洪先礼演出资料。
《巧断十命案》,豫剧连台本戏;现存洪先礼演出资料。
《珍珠衫》,一名《刘墉断珍珠衫》;现存冯刘智演出资料。
《智审白面虎》;现存张枝茂演出资料。
《智审阴魂女》;现存张枝茂演出资料。
《二下南京》(实际上剧名与剧情不符),现存张枝茂、谢庆军演出资料。
《三下南京》,豫剧连台本戏;现存索文化演出资料。
《二回北京》,豫剧连台本戏;现存谢庆军演出资料。
《刘墉搜宫》;现存范军演出资料。
《刘墉归天》;现存范军演出资料。
《回北京》,一名《刘墉审鬼》(两剧目版本有区别,不同演法);现存谢庆军、洪先礼演出资料。
《坐定远》,豫剧连台本戏;现存朱坤芳演出资料。
《铡太子》;现存洪先礼演出资料。
《铡王爷》;现存洪先礼演出资料。
《平五虎》;现存洪先礼演出资料。
剧种版本
豫剧:《刘公案》(一名《刘墉下南京》)
此外许多剧种(除豫剧外)均有此相关剧目,现如下列出:
曲剧:《刘公案》(分五本:《访良乡》、《铡太师》、《铡西宫》、《下南京》、《阴阳针》)
京剧:《刘公案》、《铡阁老》、《旋风告状》、《铡娘娘》、《打銮驾》。
晋剧:《刘公案》。
评剧:《铡西宫》、《铡阁老》。
丝弦:《刘墉下南京》(“出京行路”至“会审铡许”)、《铡太师》、《铡西宫》、《金殿铡子》。
河北梆子:《铡阁老》、《铡西宫》、《刘墉下南京》(“出京行路”至“会审铡许”)
坠剧:《刘公案》。
山东梆子:《铡阁老》、《铡西宫》、《刘墉会督》、《刘墉下南京》(“出京行路”至“抢棺审许”)、《双开铡》。
婺剧:《刘墉下南京》。
经典唱段
《铡太师》朝事一毕下龙廷(刘新民)
《铡太师·观书》一字字一行行细观分明(刘新民)
《铡西宫》且低言来慢高声(索文化)
《西宫赔情》(索文化、段红玉)
《下南京·行路》刘三秀带人马离了北京(刘新民、索文化)
《下南京·抢棺》(刘新民、张家训、索文化)
《会总督·闹堂》抢来口棺材回衙门(刘新民、洪先礼)
《会总督·见督》我在此江宁府把衣来更(刘新民、洪先礼)
《会总督·见督》又听得中军一声禀(洪先礼)
《双开铡·访青》走街串巷把路问(谢庆军)
《双开铡·会审》我一见刘墉儿跪溜平(张会丽)
《双开铡·会审》扎跪在大堂上悲哀悲痛(张水英)
人物行当
《铡太师》
刘墉:老生,文阳,黑三,红蟒,玉带,彩裤,厚底。
耶律红:净,勾水白脸,黑相纱,黪满,紫蟒(或蓝蟒),玉带,红彩裤,厚底。
郭英:小生,紫金冠,白蟒,玉带,彩裤,厚底。“巡城”换白龙箭衣,白斗篷,宝剑,马鞭。
刘延清:老生,绒鸭尾巾(正中绣金寿字),绸条,银灰褶子,福字履,白满。
金瓶:花旦
郭太平:丑,圆纱,黑八字吊搭,蓝官衣,玉带,青彩裤,朝方。
童三封:净,黄三块瓦脸,白扎巾,茨菇叶,黑耳毛,偏花,白绣花箭衣,绦子,大带,白绣花褶子,内衬红褶子,红彩裤,厚底,扇子。
耶嘉:丑,小脸,黑八字吊搭,圆纱,黑素官衣,玉带,黑彩裤,朝方。
童兴:丑
《铡西宫》
刘墉:老生,文阳,黑三,绿蟒,玉带,彩裤,厚底。
乾隆:老生,九龙冠,双流苏王帽,黑三,黄蟒,黄帔,衬褶子,玉带,护领,红彩裤,厚底。
耶凤英:青衣,凤冠,宫装,彩裤,彩鞋。
郭英:小生,紫金冠,翎子,白蟒,玉带,红彩裤,厚底,御锤。
耶龙:丑,圆纱,丑三髯,红官衣,玉带,红彩裤,厚底。
国太:老旦,老旦凤冠,黄绸条,黄帔,衬褶子,福字履。“讨封”换香色帔(或香色蟒)。
孙家淦:老生,纱帽,黪三,紫官衣,玉带,彩裤,厚底。
施世纶:正净,白老三块瓦,蓝员外巾,白满,蓝开氅,福字履。
张成:生
刘安:生
《下南京》:《行路》、《害禄》、《坐堂》、《降香》、《抢棺》
刘墉:老生,黑三,忠纱,茄紫官衣,玉带,红彩裤,厚底,红斗篷。
许翠萍:花旦,大头,红帔,绦子。“抢棺”换白孝服。
张禄:小生
杨洪:武生,将巾
刘青:武丑,二挑髯,侠义盔,花夸裤,白绦子,白大带,偏球,白花抱衣,抱裤,薄底。
高升:末,皂隶帽,黪三,鬓发,蓝布箭衣,大带,彩裤,薄底。
孟义:末,皂隶帽,黑三,鬓发,蓝布箭衣,大带,彩裤,薄底。
《会总督》:《闹堂》、《下状》、《提府》、《见督》
刘墉:老生,黑三,忠纱,茄紫官衣,玉带,红彩裤,厚底。
许绅:丑,圆纱,黑八字吊搭,红官衣,玉带,红彩裤,厚底。扇子。
高俊成:正净,勾红脸,侯盔,黑满,红蟒,玉带,彩裤,厚底。
许翠萍:青衣
杨洪:武生,将巾
提牌官:丑
催牌官:丑
《双开铡》:《馆遇》、《堂议》、《会审》
刘墉:老生,黑三,忠纱,茄紫官衣,黑素官衣(“馆遇”一场使用),玉带,红彩裤,厚底。
许翠萍:青衣
刘青:武丑,二挑髯,侠义盔,花夸裤,白绦子,白大带,偏球,白花抱衣,抱裤,薄底。
杨洪:武生,甩发,面牌
高俊成:正净,勾红脸,侯盔,黑满,红蟒,玉带,彩裤,厚底。
许建功:老生,黪三,员外巾,湘色帔,厚底。“会审”换白蟒,相貂。
国太:老旦,灰发髻、老旦凤冠、湘色蟒、玉带、墨绿裙子、湘色彩裤、福字履。
剧本唱词
《铡太师·巡城》(逸空馆主整理)
(郭英、四兵丁同上)
郭英:【摇板】
郭英奉令巡皇城,
巡营嘹哨要小心。
郭英:(白)俺,九千岁郭英。奉了天子圣令,巡营嘹哨,察看皇城。这军士们,仔细了!
郭英:【导板】
将郭英在马身忙传军令,
【原板】
一个个细留神巡察皇城。
初出世伴王驾东荡西征,
保乾坤立下了汗马功勋。
到如今我朝中出了奸佞,
必须要灭此贼才把气平。
【摇板】
东街西街俱看过,
回头传令速归营。
《铡太师》(逸空馆主整理)
刘墉:【快板】
读罢书信心头恼,
大骂老贼不是人。
大不该起下篡位心,
大不该谋害我朝臣。
大不该良乡独霸行,
大不该触动我父尊。
叫过贤弟速点兵,
太师府内去搜人。
《铡太师》(逸空馆主整理)
刘墉:【快板】
好一个调虎离山计,
好让老贼不趁心。
叫过家院下请帖,
【摇板】
太师府内见机行。
《铡太师·下帖》(逸空馆主整理)
耶律红:【内导板】
昔日有个王莽臣,
(耶律红上)
耶律红:【流水】
起下谋朝篡位心。
我女驾坐西宫境,
钦封我太师一品卿。
老夫有意学王莽,
一心想要称龙尊。
良乡县里练大兵,
要夺大清锦乾坤。
掳得二女知详情,
【摇板】
好一似阎罗君私审无辜魂。
耶律红:(念)
文武不通一品卿,
上欺天子下压臣。
良乡县里练大兵,
要夺大清锦乾坤。
耶律红:(白)
老夫耶律红,乾隆皇帝驾前为臣。因我那小女收万岁宠爱,封昭阳内院。老夫,乃当朝一品太师,皇亲国丈,位列朝班。今老夫打从那御街而过,两个女娃娃拦轿,呈上来一桩官司。老夫也是好奇,让她们宣读。不想,那两个女娃娃竟然告的是本太师,一告我的外男童三封,平日在那良乡县,横行欺里,强占花容。近又屯兵练马,有谋篡之嫌。二告那良乡县令郭太平不顾王法,私扣
朝廷命官,说是那御殿下刘墉之父,朝廷重臣刘延清。三告本太师私通反贼,欲谋龙位。幸然老夫接得此状,不然这个秘密就要泄露了。看四下无人,将两个女娃娃全身捆绑,带到我的府第。老夫欲要审问她们,耶嘉!
耶嘉:(白)有!
《铡太师》(逸空馆主整理)
刘墉:(白)老贼!
刘墉:【快板】
一见金瓶与银瓶,
老贼行事果是真。
吩咐人手抬铜铡,
管叫老贼命归阴。
《铡西宫》(逸空馆主整理)
乾隆:【慢板】
金钟响玉鼓应王登龙廷,
喜的是太平年五谷丰登。
君有道民安乐天下同庆,
锦世界享不尽唐尧一统。
《铡西宫》(逸空馆主整理)
耶凤英:【慢板】
耶凤英丹犀境粉状悲哀,
皆只为我的父屈赴阳台。
【二六】
那一日御殿下心畅欢怀,
邀我父东相府酒令大摆。
吃醉酒全不顾我父年迈,
口声声言耶家是蟊贼狼豺。
我的父只无奈罢宴离开,
三刘墉起祸念心生不歹,
仗铜铡害我父命赴蓬莱。
【转流水】
耶凤英虽然是宫妃裙钗,
决然要报父仇把灵儿祭拜。
望万岁秉国法切莫懈怠,
斩刘墉纵刘墉圣心自揣。
《铡西宫》(逸空馆主整理)
刘墉:【流水】
忽听得万岁宣一声,
午门来了侯串宫。
那一日打从那大街进,
偶遇着郭英贤弟说分明。
我问贤弟急切因何故,
他言说耶律老贼残害二女隐有案情。
太师府搜出人两个,
还有我父书一封。
想起老贼平日恨,
铜铡丧命不留情。
站立在金阶用目来观睁,
上面坐的是乾隆有道君。
莫不是耶妃奏一本,
道我刘墉无旨行。
罢罢罢,暂解我的心头恨,
站立丹樨见圣君。
《铡西宫·闹朝》(逸空馆主整理)
孙家淦:【原板】
劝千岁御锤且慢行,
老臣有本奏当君。
我朝一统百年稳,
全仗文武秉忠心。
【转流水】
刘家辈辈忠良臣,
屈斩刘墉不能行。
可恨贼子谗言进,
屈死刘太与刘平。
叹刘门盖世的忠良无下场,
惊动了国太养老宫。
金口玉言来封赠,
才封刘墉铁项金锁御儿殿下三口铜铡在朝中。
耶律红仗女权势重,
每日享乐何曾忧君。
若问欺压哪一个?
满朝文武俱怨恨。
既是查出谋龙位,
就该午门动斩刑。
刘墉为父雪耻恨,
又为国家除奸佞。
似这等又忠又孝为国辛劳忠良臣,
就该下旨加官赠,焉能打入绞链宫?
倘若是西宫娘娘心头恨不解,
不妨刘墉去赔情。
望主三思而后行,
【散板】
莫留遗恨千古存。
《刘公案·领教》(逸空馆主整理)
施世纶:【三眼】
叹臣子东西奔饱经忧患,
施士伦受折磨壮志弥坚。
我也曾南京城秉公断案,
顾私恩忘国法怎叫清官?
告职归只为是身劳体倦,
坐施府享安康乐享晚年。
《铡西宫·领教》(逸空馆主整理)
刘墉:【慢板】
伯父说话欠思论,
休把今人比前人。
龙图断阳五殿行,
小包勉被铡前事注定。
既是伯父秉清正,
【快板】
就该知王法不犯行。
若是侄儿到南京,
为什么允张许两家能不受刑?
怕的是为官身不正,
那时节江宁留骂名。
我一心要把官佞惩,
愿做个大胆闯事人!
《铡西宫·领教》(逸空馆主整理)
施世纶:【散板】
贤侄南京且慢行,
伯父一语记在心。
登山涉水心要稳,
龙虎海潮不安宁。
侄儿此去要谨慎,
但愿你任满早回程。
《刘公案·讨封》(逸空馆主整理)
刘墉:【摇板】
龙国太与我看过宝,
【流水】
此宝儿倒是来历高。
西凉夏国无贡到,
金银蛤蟆进至当朝。
万岁不爱打下殿角,
养老宫中流落抛。
老干娘今日赐与我,
我好似真金体就不怕枪刀。
此一番南京上任走一遭,
怕什么山虎与海蛟?
南京城无有灾难到,
无话来明一笔勾销。
南京城若有灾难到,
怒恼了千岁我用奇宝。
摁到水盆它鸣叫,
养老宫中国太知晓。
不分昼夜兵发到,
想害我刘墉是自取火烧。
《刘公案·讨封》(逸空馆主整理)
刘墉:【导板】
叩罢头来忙谢恩,
【刘赘】
龙国太待我好恩情。
宫中赐我金钺斧,
还有日月龙凤灯。
赐我三道皇王旨,
先斩后奏能进京。
褚黄袍、冲天顶,
天子尚方剑一根。
王侯子孙我管定,
压定了这南京城内、大小官员、贪官污吏哪一个不遵,我照剑行!
《下南京·行路》(逸空馆主整理)
刘墉:
刘三秀带人马离了北京,到南京走马上任走上一程。
皆只为我铡坏耶家两条命,万岁爷他命我差级坐南京。
抹王冠换一顶乌纱头上戴,脱蟒袍换一身紫圆领。
在北京谁不知我三王千岁?有张成和刘安镇京总兵。
在北京何人不知我侯串宫,至如今我去做小小府江宁。
在北京我坐的八抬轿,出北京换上了凉纱轿一乘。
张成刘安随身护送,再看看校尉军都改成了衙皂兵。
凉纱轿一行走再三埋怨,埋怨声二主爷号乾隆。
这几年贪恋酒色朝事不整,怎知道朝中又出奸佞?
耶律红父女权重,上欺天子下压文武卿。
论文不识一个字,论武拉不开一张弓。
一不凭文、二不仗武,全凭着他的小女驾坐西宫,每日里搽油抹粉哄朝廷。
动恼了二主爷传旨问斩刑,多亏了老干娘养老宫。
一不能杀、二不能斩,无奈何才命我官降三级坐南京。
刘三秀在北京来做官,南京的风俗习惯我不知情。
施伯父当年坐过江宁府,伯父的言语铭刻记心中。
他言讲侄儿啊,南京城百姓都好管,可别惹张许两家有功名。
他有那七十个秀才八十个举,还有那九十六个京监生。
武贡拔贡无其数,还有个铁嘴拧舌老拔贡。
告官告吏告百姓,外人送号叫缠不清。
刘三秀我居的大清的官,居清官无非是按律行。
你要是不犯大清的法,一笔勾销无话明。
你要是犯了大清的法,不管你官多高势多重,王子犯法与民同。
【转快板】
出北京我走了数月整,不知何时到南京?
凉纱轿开言应,再叫刘安和张成。
【散板】
忙吩咐张成刘安往前动,十里亭不远面前停。
来至在十里亭落了轿,二老总免点炮咱哑哑地进城。
《下南京·降香》(逸空馆主整理)
刘墉:【三眼】
叹英雄不能展鲲鹏巨手,
哪能够替百姓为官出头?
我也曾犯天威直言谏奏,
非是我血气刚逆水行舟。
南京城官吏如猛兽,
【转流水】
官贪吏横甚腐朽。
张许勾结万民愁,
黎民怨恨惧开口。
奉旨钦差坐知州,
要让明光出云头。
苍天不遂我追求,
独自大展霹雳手。
《会总督》(逸空馆主整理)
刘墉:【导板】
抢来口棺材回衙门,
【转二八】
刘三秀到南京百样事都不顺心。
我在此八抬轿用目寻,
观见了三班衙皂们。
一个个低头抿着目,
二老总低头闷沉音。
他们纳闷我心明镜,
都为我刘三修捏着一把心。
常言讲一句好话三分暖,
我上前暖一暖二人的心。
我在此八抬轿开言应,
二位老总听在心。
在大街咱只把张家的棺材抢,
老拔贡他必定告状进京门,
万岁爷要是准了他的本,
贬太爷回家去为民。
但等上司公文到,
换官不换衙皂们。
正行走想起来前朝的古,
宋朝有一个包大人。
包明公他在朝官居一品,
白天断阳夜能断阴。
他断过哑巴来告状,
下陈州他断过石头人。
前朝古无头命案他断多少,
没见过刘三修抢来口棺材能断死人。
【转快板】
既然抢,就得问,要把棺材抬衙门。
刘墉:【摇板】
忙吩咐孟义高升衙门进,
孟义高升听在心。
衙皂:(白)啊!
刘墉:【摇板】
与太爷擂鼓升堂虎威稳,
带来犯法人许家千金。
《会总督》(逸空馆主整理)
高俊成:【原板】
坐察院依权势威风凛凛,
忆当年不由人回味懵醒。
【转快三眼】
居相府着厚恩刻骨铭心,
终不忘大恩人待我真情。
任江南不闻那朝廊一分,
陷深渊好叫人颠倒愿盟。
我也曾欲报恩为官清正,
怎奈是官宦潮鱼龙杂行。
一桩桩一件件非我本性,
老天爷降下罪不能担承。
南察院叫百姓好生惧恐,
(高俊成坐)
高俊成:【散板】
哪料想白虎位附有坚冰?
《会总督》(逸空馆主整理)
刘墉:【导板】
我在此江宁府把衣来更,
【转二八】
抹乌纱换王冠身穿蟒龙。
在腰中系一根八宝玉带,
龙凤朝靴二足蹬。
我在此江宁府改扮齐整,
摆下了满付銮驾八面威风。
今日里不妨对他实话讲,
也不妨露一露我的真名。
我在此金车辇开言便应,
二位老总近前听。
若问太爷名和姓,
我本是三太子名叫刘墉。
此一番官降三级南京上任,
真不巧一上任偏偏遇见许翠萍。
在大街咱只把她的棺材抢,
老拔贡告状察院中。
咱在此江宁府改扮齐整,
会一会三江总督高俊成。
【摇板】
坐车辇只来到察院门外,
高叫声孟义往里传禀。
《会总督》(逸空馆主整理)
刘墉:【散板】
我一见高俊成跪地平,
不由的三千岁怒气生。
高俊成:(白)千岁!
刘墉:【原板】
南察院我与你好言封敬,
刘墉:(白)高总督,请坐!
高俊成:(白)千岁!
刘墉:【二八】
把你的居官事明上一明。
当初你不得第贩诗画形,
我的父起怜意尔做了侍童。
每日里端茶递水朝夕侍奉,
刘相府三道本恩奏九重。
实指望南京地你为官清正,
一贪赃二卖法苦害百姓。
老拔贡南察院赫然一令,
你差定提牌官去提江宁。
提牌官要银二十两,
催牌官要四十不叫开封。
提牌官我打他四十板,
催牌官打八十并未留情。
坐南京我先未拜门礼赠,
财礼未有送到府门。
至如今你是总督权势重,
我是小小府江宁。
论国法我应当将你责惩,
霎时间好一似磕头虫。
走上前与总督好言奉敬,
本御言来你且听。
张家相公有冤情,
是非曲直并未察明。
咱当官使权为民所用,
为社稷执法正官纪严明。
张禄一案不可看轻,
千岁还需细断分明。
我有心出衙访民景,
千万不可透露了风声。
张禄案千钧重南京震动,
细断公正,屈服胡行,何去何从,你要仔细权衡!
刘墉:【摇板】
辞别了高俊成回江宁,
案情利害要分明!
《双开铡·馆遇》(逸空馆主整理)
刘墉:【摇板】
狂风日落乌鸦噪,
【流水】
孤灯明灭人寂寥。
吹来愁绪有多少,
一齐攒聚在心梢。
南京城内甚喧扰,
乔装改扮走一遭。
张禄一案叫人心焦,
这案情关系绝非小!
《双开铡·馆遇》(逸空馆主整理)
刘墉:【摇板】
遥看英雄无迹尘,
与我留下信一封。
【转原板】
人命关天事宜大,
特来明白是与非。
上写刘青顿首拜,
拜上江宁知府人。
家贫作了梁上君,
张禄府上看的清。
许家有个千金女,
【转流水】
她本是张家不贤的人。
大长青入了亲夫主的腹,
好与杨洪结鸾盟。
大人性命须当紧,
还望看在冤死人。
江宁的衙堂再相会,
一桩一件说分明。
《双开铡·会审》(逸空馆主整理)
刘墉:【摇板】
奉劝声老年伯莫要动气,
听侄儿讲一讲这个道理。
许贤妹她本是天官之女,
天官女必读过圣贤经诗。
似这样本应该知书达理,
却为何勾奸夫暗害伉俪。
我的老年伯,你养得一个好闺女。
只说的老年伯甩手离去,
转回头再对国母从头提。
至如今我拿出了真凭实据,
国母娘看此事该怎样结局?
改善建议
说说几个红脸演员演出《刘墉下南京》不恰当或者在舞台不够协调的地方!
一:在《铡太师·投状》一场,官丑郭太平(或曰郭彦平)上场,竟有脱衣服穿衣服的表演部分,极大的破坏了舞台美,实为不该!
二:在《铡太师·投状》一场,官丑郭太平(或曰郭彦平)与刘延清对话中,应有三次心里变化,且每一次变化演员脸上和身上都是有戏的。在不知道刘统勋的身份是,郭应该表现为蛮横无知;一开始听说其身份是,郭笑脸赔罪,与前者有所变化;后刘不饶郭时,郭知晓自己的靠山(即太师耶律红)大于刘统勋时,第二次转变面孔,不在以礼相待,露出“胆大”面目。演员对于这个人物不应该只停留在无能小官的表演上,它既不同于《七品芝麻官》(唐成)的幽默形象,又不同《审头刺汤》(汤勤)的小人形象。相比较《审头刺汤》的汤勤,郭应该表现的更为“小”些(从扮相和身份也看得出)。
三:在《铡太师·观书》一场,当刘墉读罢书信后,心情不会再一旁继续悲哀,更多的是愤怒!所以按剧情看,接下来应该安排几句快板(或者快流水),才能更恰当的表达人物,而不是让刘墉在位子再上唱上几十句,那样是不合适的!
四:在《铡太师》中,刘墉有下朝回府的情节,正如唱词所曰“朝事一毕下龙廷”。接下来应该安排一段流水板,用于“表祖”(这样《铡西宫·行路》的“表祖”也可以迁移或者去掉),这时候剧情和舞台气氛不是很异常,可以安排一段平和的唱段(比如流水,但不要过于太长)。
五:侯串宫是串宫侯的倒置,非侯传宫,盖以“串宫”恰之。
六:剧中刘墉被降三级,故为四品官员,即四品卿,非七品,当以茄紫官衣合适,蓝官衣相较既把真实身份江宁知府“贬低了”,又把类似“二朝廷”的隐藏身份难以显现,让观众难以明白,故在《下南京》中当以茄紫官衣合适。
七:圆领即官衣,非圆绫,许多红脸演员不明白于此,皆唱词有误。
八:在《铡西宫》中,刘墉的扮相黑三、文阳、绿蟒、玉带、厚靴。这是标准配置,然今竟有驸马套扮相(曲剧扮相暂且不论)、实为不该,与剧中人物身份完全不符。且此扮相非“文戏武唱”!虽说绿蟒常以武将身份者(或与军队、兵权等有关系者)用之,然此剧并不存在“武”的部分,尽管是“文戏”但何来“武唱”?该先辈演员用此服装视之观众,以表刘墉刚强正直、不畏权贵(其实本身他也是权贵)、手握大权(身份显赫、地位非凡、三口御铡压定满朝)方为合理缘由。
九:《下南京·行路》唱词中有“赵乾隆”的说法,虽不为错(经有关人士研究发现,不仅仅是豫剧,坠子、大鼓等曲艺也有“赵乾隆”的说法。经过翻阅资料,爱新氏呼己为赵姓,故形成爱新与同述之缘由。),系民间俗称,但赵为姓,则乾隆非其名也。故“号乾隆”当为恰当说法(乾隆即其年号),但在此不否认“赵乾隆”的说法,尤以“叫乾隆”之“叫”过于口语化(戏剧语言无论唱词和念白非平日言语),故应当舍,以“号乾隆”替之。
十:《刘公案》中,太师耶律红与其女耶凤英非同一姓。盖初编者将原版本中“叶里红”衍化成“耶律红”,原版本的“叶凤英”衍化成了“耶凤英”,故而从一姓化为两姓(耶姓不同于耶律姓)。本剧即为虚幻传唱,两人姓名已成知繁之词,故笔者认为此处无须再次更改!
十一:《刘公案》中,刘墉在“表祖”唱段中的大哥刘太(或曰刘泰),盖流传中姓名衍化成误导致,笔者认为从简取“刘太”(历史亦无有此人)之名用之。如京剧《连环套》黄天霸之父取“黄三太”,而非“黄三泰”,此处即从简处理。
十二:在《刘公案·出京》中,有“国母娘养老宫又赐宝龙(宝隆)”的唱段。此处有两个解释。“宝龙”即一种宝物,此处泛指宝物的意思。或曰“宝隆”即“隆宝”倒置;“隆宝”即宝多,宝珍之意。故两处皆可行通,但笔者认为,最好取简意,以“宝龙”用之方使观众更容易的明其所由。
十三:《刘公案》乃至整个豫东调,在唱词取用辙口方面,大多选取庚青韵。比如《铡太师》“朝事一毕下龙廷”乃庚青韵;《铡西宫》“且低言来慢高声”为庚青韵;《下南京》“刘三秀带人马离了北京”庚青韵;《会总督》“我在此江宁府把衣来更”仍为庚青韵。《会总督·闹堂》“抢来口棺材回衙门”与《双开铡·访青》”走街串巷把路问”则为人辰韵。庚青韵可与人辰韵混用(以京剧《上天台》为典型),用之始者已不为所知。趁此优势,任何唱词均可囊如庚青韵中。然而又有时混入中东韵。广义的中东韵包括了庚青韵,狭义则不含之。“ong”与“eng”差别仍较大,故一般分离两韵。辙口尚有十三道(实际上更多一点),故笔者人物在唱词方面能够加大质量,开拓方向,不要在韵口上尽局限与庚青韵(或者人辰韵)。如《二下南京》的“娘娘把臣来阻挡”则为江阳韵,这显然是演员们在开拓唱腔的广度,这是可喜的动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