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干臣
革命烈士
刘干臣(?-1935),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红一方面军新编师师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和长征。1935年2月在长征途中由中央派到川南领导游击战,同年12月在四川古宋县(后并入叙永县)杉柳湾牺牲。
人物生平
刘干臣,中国工农红军新编师师长。长征中,在贵州水城战役中负伤,右臂致残,称“ 独臂司令”。
1935年2月5日,红军长征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会议决定中央军委抽调徐策余泽鸿、刘干臣、戴元怀等,组成中共川南特委和红军川南游击纵队。
1935年2月下旬,川南游击纵队在兴文木厂梁子击溃川军一个团缴获一批枪支弹药,有效牵制了敌人,为中央红军回师黔北重占遵义创造了有利条件。
3月4日,与敌川军一个营和地方团队相遇,激战数小时,第二天,又遇追敌,激战后甩掉敌人。3月14日,纵队进入长宁梅硐,第二日离开梅硐,奔袭长宁县城 (今双河镇),一路鸣枪放炮,却在离县城五里地的罗家崖驻扎,城内官府惊恐万状,飞速向上司告急求援。
红军此举,是给敌人造成有经长宁、江安北渡长江之意。敌方急令川军11军黄锦章团,21军教导师及7县地方团队形成向长宁合围的态势,并不断调集后续部队增援,想一举消灭红军川南游击纵队。达到调动、引敌人的目的,三日后,纵队即向兴文转移,挥师石碑口,准备攻打建武城。
然而,3月25日夜宿石碑大石盘,敌军摸上来了。3月26日拂晓,战斗打响。刘干臣率第五大队冲破敌人包围,纵队主力则向云南扎西方向撤离,率纵队通信班在后掩护的戴元怀和通信班10名战士全部光荣牺牲。
4月初,刘干臣受特委派遣,率队打下扎西县城,击溃滇军两个营。“ 五一” 过后不久,率队在叙永分水岭击溃川军教导师的一支主力部队,打下朱家山。
6月25日,红军纵队奇袭与梅硐相邻的富兴乡,急行军30里,攻下梅硐场,27日,撤出梅硐场,向兴文周家沟方向转移。游击纵队经兴文、珙县、筠连、威信一路转战,7月9日在叙永朱家山休整时,张凤光、陈宏率红军黔北游击队赶来汇合,川南特委决定改称川滇黔边区特委,合并后的部队改称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
7月12日,纵队入兴文县境又到达威信长官司,13日,准备经石碑口攻打建武,行至观音岭时遭到川军周化成部和赵里龙民团突然伏击,激战一天,川军又从大坝方向增援了一个团,纵队奋力突围,撤至威信簸箕坝。7月14日 纵队在簸箕坝召开会议,决定增补特委和纵队领导成员,刘干臣任司令员。
8月,特委通知刘复初带领的川南游击支队到兴文博望山 (今僰王山) 合队,合队后编为三个支队。刘干臣司令员与政委余泽鸿相互配合,带领纵队出敌不意,突袭川南门户筠连县,接着又在云南镇雄、贵州赫章等县游击作战,连续获胜,并一度占领赫章县城。8月下旬,纵队转战兴文、长宁、江安等县,特别是攻下梅桥 (今红桥) 影响很大。
接连的胜利和队伍的壮大,再度引起敌人恐慌,遂调集人马对红军游击纵队再度进行“ 三省会剿”。1935年12月15日,余泽鸿在江安碗厂坡壮烈牺牲。刘干臣、刘复初带领一支队转移到共乐踏水桥,又遭江安、古宋、兴文几县民团堵截,刘干臣腿受重伤。27日,刘干臣在古宋东阳乡杉树湾突围时,与敌拼杀牺牲。
后世纪念
2009年9月19日上午,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纪念馆、兴文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宜宾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馆仪式在该县古宋镇白塔山烈士陵园隆重举行。
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纪念馆,由纪念碑、纪念馆、烈士墓三部分组成。整个纪念馆占地2400平方米,陈列着200余幅珍贵的革命斗争历史图片和部份资料,纪念馆共分三个展室,第一展室主要包括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史和兴文县革命斗争史文字介绍,第二展室是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和兴文县革命斗争史图片资料和部分实物,第三展室是革命老区兴文县新时期建设成就图片展。红军师级干部刘干臣、戴元怀等69名烈士长眠于此。纪念碑的整体形状为杜鹃形,碑高约27米,碑名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中共川滇黔边区特委书记兼游击纵队司令刘复初题写碑序;新制作了“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历史雕塑,能接待各界人士开展扫墓等活动,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6 19:4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