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恩(1869~1929),德阳孝泉人。回族。早年入广东水师学堂学习。1895年随刘永福在台湾抗击日本侵略军。清廷将台湾割让日本后,他辞去军职,受聘于汉阳兵工厂任技工。在枪炮制造、修理方面颇有才能,被张之洞派赴日本学习兵工技术。后考入东京帝国大学,专攻机械及枪炮制作。在日期间,拥护孙中山的革命主张,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他性情耿直,敢说敢干,在与立宪派的争论中,曾用火钵痛击主张立宪的周先登,在留日学生中博得一致好评。1909年赴德国克鲁伯兵工厂深造。辛亥革命爆发后,奉孙中山之命在柏林采办、验收军火,并将军火安全运送回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刘庆恩任汉阳兵工厂总办。1915年,他试制成功中国第一支自动步枪,受到政府嘉奖。后又在政府不予拨款,技术装备落后的条件下,倾其家产并向亲友借贷,出资试制大炮,他亲自动手操作,终于试制成功射程远而准确的大炮,使参观试射的人惊叹不已,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北京政府派来的大员问:“此炮何名?威力如此之大,真了不起!”刘庆恩愤然回答:“此炮系我刘庆恩自己出钱制造,名‘庆恩炮’。”从此。“庆恩炮”名扬中华。
刘庆恩(1869~1929),字国成,回族,德阳县孝泉镇人。刘家清贫,只读了几年书,就随其叔父到成都从赛师经商。赛师是回族,武汉人,无子女,视庆恩如己子,带他回武汉。出师后,赛师送他到汉阳兵工厂当学徒。他勤奋好学,善于钻研,后被提升为技工。
当时张之洞任湖广总督,选送有志青年出国留学,刘在赛师支持下,报考得中,由湖北省保送赴日本留学。到日本后,先入成城学校,继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与
吴玉章、郭敬宇为同班同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刘在日本参加
中国同盟会,一面读书,一面从事反清活动。冈山学校毕业后,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受孙中山委托,又到德国克鲁伯兵工厂学习兵工技术。两年后,奉孙中山电召,回国参加武昌起义。民国元年(1912)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命刘为汉阳兵工厂总办。孙中山辞去总统后,刘也提请辞职,经副总统黎元洪一再挽留,又经孙中山指示,他才留任。
刘在汉阳兵工厂悉心钻研兵器制造,民国4年秋,研制成五子连发步枪,总统府颁给勋章。刘又试制大炮,在北洋政府不予拨款的情况下,仍多方借贷,自筹经费,经过艰苦努力,终于试制成功,定名为“庆恩炮”。当时各系军阀争权夺利,连年混战,刘为自己制造的军械竟成了残杀同胞的凶器而满腔忧惯。民国8年5月到陆军部开会,正值“五四”运动,眼见爱国学生遭到段祺瑞政府镇压,更加气愤。在会议发言时,因过于激动,致脑溢血昏倒,虽经抢救复苏,终成半身不遂的瘫瘊病人,行动、言语都成困难,遂辞职回家养病。
刘在病中仍关心国事,常想去广州谒见孙中山,终因行动不便,未能成行。民国13年听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刘欣喜万分。民国16年春
蒋介石制造“四一二”事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刘忧愤又生,赋七绝以明志:“病床难忘救国志,十年沉疴愿未酬:老天使我身复健,轰尽国贼方罢休!”民国18年4月,在上海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