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坚自幼不通文墨,但为人倜傥,办事干练,曾在元永昌王(即英王)府掌管鹰房,兼办外务,故有刘使臣之称。他于33岁时弃家入道,初以
东平县仙天观道士郭至空为师,郭曾对其教诲曰:“闻汝善养鹰,学道亦不异是,锻去生犷野性,屏去一切尘念,久之调服,
自然入道。”刘志坚心领神会,遂历经邹、滕、沂、莒各县,寻访云明,讲明心要。后赴
崂山,见景色殊异,云光变幻,喜曰:“我与此山有缘”,遂居于崂山西麓之华楼山一带,潜心苦修,在此成道。刘志坚初栖崂山清虚庵,后在华楼山碧落岩下结茅庐居此修行,洞祁真人闻之,特赐“云岩”为号。元
大德八年,敕封“崇真利物明道真人”。大德九年(1305年)四月十七日,端坐而逝,年65岁,葬于崂山凌烟崮,当地吏民不期而来会葬者甚众。
刘志坚去世20年后,其门人拟在其结茅庐处建华楼宫。元泰定元年(1324年)秋,刘志坚的门人黄道盈亲诣
京都,恳请大学士、光禄大夫
赵世延为刘志坚撰写碑文,记述其苦修的一生。碑文中引用了刘志坚的一首自述诗:“三十二上抛家计,纵横自在无拘系。来到
劳山下死功,十年得个真力气。”是他艰苦修行的真实写照。元泰定二年(1325年)创建华楼宫时,遂将这座《云岩子道行碑》立于宫内院中,碑文今仍存,其中记述刘志坚之
事迹甚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