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敦一,1937年4月生,男,黑龙江人。1962年毕业于
云南大学物理系,是一名地质同位素年代学家。从事质谱技术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科带头人。在早
前寒武纪地质年代学、超高压变质岩定年、蛇绿岩定年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首次发现并厘定了38亿年和38.5亿年我国最老岩石和锆石。
刘敦一 ,1937年4月生,男,黑龙江人。196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物理系。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同位素
地质年代学家。荣获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1962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同位素地质及其技术方法研究。期间多次出国与国外同行进行合作研究或短期学术访问;曾长期担任同位素地质研究室和同位素地质开放实验室主任;1991年晋升为研究员;2001年,任国家大型仪器中心“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主任;曾任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副主席(1992—2000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提名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IGCP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1999年)、现任ISPCTE(2007年国际前寒武年代学及构造演化讨论会)组委会主席。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引进了世界上先进的SHRIMPⅡ质谱仪,并快速建立锆石U-Th-Pb微区定年技术。领导的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以最高的仪器利用率和开放程度,为国内外地学界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年代学实验与研究平台,以及大型科学装备远程共享示范研究—离子探针系统实现世界远程控制。他曾发表论文151篇,其中国际SCI论文29篇;获得国土资源科技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排名为第二、三、七;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3项,排名为第一、一、二。
2021年10月,刘敦一研究员和地质所海外高级访问学者澳大利亚科廷大学Alexander Nemchin教授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团队对嫦娥五号月球玄武岩开展了年代学、元素、同位素分析,证明月球在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为完善月球演化历史提供了关键科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