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既漂(1901~1992年),原名刘元俊,广东省
兴宁县叶塘镇留桥村人。先后毕业于上海
中华艺术大学、法国
里昂大学。曾任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兼建筑设计系主任。1935年,陈济棠为加强军事实力,在广东大规模构筑防御工事,聘刘既漂担任总工程师。西南政务委员会特授予中将军衔。1992年病逝于英国。
个人简介
刘既漂,广东兴宁叶塘留桥村人。1917年毕业于兴宁县中学第八届。1917年至1920年就读上海中华艺术大学。1922年后考取法国里昂大学,攻读西洋画,选修建设学。1926年学成回国后任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林风眠任校长)教务长兼建筑设计系主任。1935年西南政府首脑陈济棠为加强军事实力,在广东大规模构筑防御工事,经李洁之、罗梓材引荐,聘刘既漂担任总工程师。西南政务委员会特授予中将军衔。抗战胜利后,携眷前往美国纽约,先是经商,后在一家大企业担任建筑设计工程师。1978年移居英国曼彻斯特。1992年4月15日,病逝于英国。
他认为西洋画与中国画各有千秋,不可偏废,而应取长补短,使自己的画既有中国特色,又有西欧风格。他认为,中国的建筑侧重实用,虽有亭台楼阁之美,但缺乏配套,特别是对阳光空气并不注意,乃一大缺点;而西欧建筑,则多高楼大厦,密密层层,颇为壮观,然缺乏沟通管道,以致邻居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因此,他认为无论中国建筑还是西欧建筑,都应适时改进,以利于人类共同生存和安居乐业。他在法国学习5年时闻,曾参加中、西画展览以及建筑设计展览,颇获好评。
人物生平
1914年考上县立中学,各科成绩俱优,尤偏爱美术。1917年冬毕业后前往上海,就读中华艺术大学。他不仅认真学习中国画、西洋画、水彩画,而且精心学习建筑学。1920年毕业,次年,报考官费留学法国。1922年前往法国巴黎学习法语,1年后考入里昂大学美术系。既攻读西洋画,又选修建筑学。他认为西洋画与中国画各有千秋,不可偏废,而应取长补短,使自己的画既有中国特色,又有西欧风格。他认为中国的建筑,侧重实用,虽有亭台楼阁之美,但缺乏配套,特别是对阳光空气并不注意,乃一大缺点;而西欧建筑,则多高楼大厦,密密层层,颇为壮观,然缺乏沟通管道,以致邻居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因此,他认为无论中国建筑还是西欧建筑,都应适时改进,以利于人类共同生存和安居乐业。他在法国学习5年时间,曾参加中、西画展览以及建筑设计展览,颇获好评。
1926年学成归国,抵上海时,适林风眠、李金发已先后回国,他们既是梅州同乡,又是各有专长的好友,乃相约在杭州创办艺术学校。既漂建议,须先取得旅美学术界泰斗蔡元培以及旅法学术界泰斗李石曾、李书华等支持,始可成功。于是他们共同拟订建校方案,分别拜访三老。三老对在杭州创办艺校一致赞成。他们遂将三老意见告知浙江省当局并得到全力赞助。1927年,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如期招生开学。林凤眠任校长,刘既漂任教务长兼建筑设计系主任,李金发任雕塑系教授兼主任。另聘几位名家任教。由于学校设在西湖旁边,环境清幽,加上是国立学校,人才济济,开办伊始,即有近200学子就读,一时艺专名震九州。既漂功成身退,于1929年前往上海,与李石曾之子宗侃合资创办大方建筑公司。他先托友人在法国购买了当时最新颖的1辆汽车,车的左边写上公司的名称、地点和电话号码等,右边写上留法建筑设计师刘既漂、李宗侃。顾客或朋友来访,都派汽车接送,因而业务兴隆。3年后,又在南京增设大方建筑设计公司,有他的留法朋友刘纪文(南京市长)、魏道明(市建设局长)支持和引荐,不仅为国民政府设计1栋现代化的设备齐全的接见外宾的大厦,而且设计改造了南京市的好几条大马路,还在南京市郊为高官们设计承包兴建了几栋别墅。
1935年,陈济棠为加强广东的国防工事,经李洁之、罗梓材介绍,聘既漂担任总工程师,西南政务委员会授予他中将军衔。他以自己留学是由广东省府负担的,应该有所回报,所以结束京沪两地的建筑公司,回穗就职。其后广东的军事重地,如虎门要塞等即由既漂重新设计和兴建,连各地的兵房、防空壕等大部分由他设计建筑。1938年10月广州弃守,既漂奉命撤退,先至粤北、赣南,后至桂林和澳门。
抗战胜利后,刘既漂见内战即发,乃出售京沪两地之楼房,携眷前往美国纽约。先是经商,后租赁一片土地经营农场。然用非所学,以失败告终。接着在杰克逊区1家大企业担任建筑设计工程师,达25年之久。退休后于1978年移居曼彻斯特。又常以绘制瓷画消闲,作品越积越多。后由友人建议,先后在新泽西州等地展览馆展出。美国人对此技艺甚为赞赏,他被舆论界称为中国瓷画大师。其作品常在报刊上登载。
刘既漂一生不参加任何党派,常自称为“中国的自由人”。他与文艺界人物
李石曾、李书华、李润章、
孙伏园、
曾觉之、曾友豪、
刘半农等很要好,也与国民党政界人物
刘纪文、
魏道明、
罗翼群、李洁之等常有往来。他曾为
丁玲的著作绘制插图,也为罗孟玮、
罗鸿诏主持的《宁潮学报》设计封面。他为人和蔼可亲,乐以助人。抗战前后,家乡历次水灾、旱灾,他得知后,即以他和二哥元松的名义捐款,赈济灾民。兴宁各报常有记述。1936年,重修北京
兴宁会馆,他捐献最多。对同乡青年如曾医平、黎毓熙、
曾新泉、刘汉光、林钧南等亦多指导和提携。
1992年4月15日,刘既漂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在英国逝世,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