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日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亚稳材料制备与服役领域专家,燕山大学教授
刘日平,1963年11月2日生,汉族,中共党员,亚稳材料制备与服役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燕山大学教授,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主任。
人物经历
1963年11月2日,刘日平出生。
1981年9月—1985年7月,就读于重庆大学,毕业后获得铸造专业学士学位。
1985年9月—1988年7月,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获得铸造专业硕士学位。
1988年7月,任燕山大学材料专业讲师。
1995年9月—1998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毕业后获得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1998年10月—2000年3月,获得“德国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宇航院凝聚态物理专业学习深造。
1999年9月,任燕山大学材料专业教授。
2000年3月—10月,获得“ 欧洲基金”资助,在英国剑桥大学材料专业学习深造。
2001年,任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主任;3月,遴选为燕山大学材料专业博士生导师。
200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4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同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0年,获聘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2017年,当选为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
2021年10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2023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刘日平致力于利用亚稳技术开发特殊性能金属材料的研究。
刘日平提出了含亚稳相的材料设计新方法,发明了亚稳材料制备系列新技术,开发出十多种全新的特殊性能金属材料,应用在航天、核工业、化工、钢铁等领域,为河北省内外企业和有关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截至2017年3月,刘日平已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物理评论B辑(Phys. Rev. B)》《应用物理快报(Appl. Phys. Lett.)》《生物材料学报(Acta Mater.)》等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
截至2021年10月,刘日平已主持973计划项目、863项目、军委科技委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
截至2022年4月,刘日平已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99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2012年、2018年);省部级一等奖4项,包括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1998年),材料研究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08年),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6年),河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18年)等奖项。
人才培养
除了在专业知识上给予学生指导外,刘日平还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一起攻关课题的过程中,他从宏观上把握方向并予以指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内在潜力,使学生们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他深知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再加上自己良好的英语水平,他时常教授学生英语翻译和写作的知识、技巧。有时甚至在研讨会上通过投影仪逐句逐词地剖析学生的英语论文,细致地挑出并修改其中的错误,以此提高学生们的英语水平,这对于学生获取世界前沿信息和拓宽论文发表途径大有裨益。
刘日平指导培养的学生有燕山大学教授张新宇等;指导的博士生冯士东和夏超群分别于2018年获得河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刘日平为使中国空间环境防护技术处于国际前沿水平作出重要贡献。”(长城网评)
“他(刘日平)就像是一位攀登者,兢兢业业地为特殊性能金属材料的研制攻下一个又一个‘山头’。”(《河北日报》评)
“刘日平将满腔的热血都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科研事业,在寂寞而崎岖的科研路上取得了不凡的成绩。成绩斐然,但已成为过去,面对更大的工作压力和对自己更高的要求,他的求索之心不会停滞,尽管前路困难重重,但他良好的科研品质和豁达容人、勤勉谨慎的生活态度定会为他的人生篇章添加更为辉煌的一笔。”(燕山大学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3 15:1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