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华
重庆国学院院长、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
刘明华,男,汉族,1956年生。四川省平昌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5年7月参加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诗学的研究。
人物履历
1975年高中毕业上山下乡。
1977年考入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1982年1月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2年考取唐宋文学研究生,师从曹慕樊教授。
1985年1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1985年留校任教至今。
1990年赴北京师范大学作访问学者一年,师从郭预衡教授。
1992年1月晋升副教授,1993年任研究生导师,1996年9月晋升教授。
1996年3月任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
1997年8月任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
1998年在职攻读四川大学博士学位,师从张志烈教授,
2001年6月获文学博士学位;
2003年7月任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2005年至2011年12月任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任西南师大校务委员、校学位委员和人文学部主席、教授职称评委、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主席、《西南师大学报》编委。中国诗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重庆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负责人、市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负责人。
2004年任重庆市文广局副局长;
2014年任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2015年11月,任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巡视员;
2016年9月,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
重庆市政协常委,重庆国学院院长。
2024年12月,任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聘任期限从2025年1月至2029年12月)。
任免信息
2016年11月23日市人民政府第148次常务会议决定:免去刘明华的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巡视员职务。
2024年12月24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 聘任刘明华为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聘任期限从2025年1月至2029年12月。
社会兼职
重庆市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重庆文学学会副会长
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重庆作家协会理事
重庆市社联常委
四川省杜甫研究会理事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杜甫学会副会长
重庆市文化局高级职称评委
重庆市教委中学教师研究员级职称评委
重庆市高考语文阅卷指导委员、组长。
四川省第七届政协委员(1993-1997)
重庆市第一届政协委员(1997-2002)
重庆市第二届人大代表、常委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人物荣誉
西南师大先进科技工作者、“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等荣誉。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获国家人社部等部门表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
出版图书
主要成就
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和文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85年以来,为本、专科学生主讲专业课《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开设选修课《文化学专题》、《杜甫研究》。1994年开始独立招收唐宋文学研究生,现已招收22名。开设硕士学位课程《唐宋韵文》、《唐宋文化与唐宋要籍》、《文化学研究》、《专家专书研究》。曾获西南师大优秀教师、西南师大先进科技工作者、“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等荣誉。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已出版学术专著八部,合著多部,参编多部工具书,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多篇被转载摘要。多次获奖。发表散文随笔若干。
主持重庆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二项,市文科基地重大项目一项,校博士基金项目一项,重点项目二项。青年基金一项。教改项目一项。市、校精品课程一门。
科研获奖
文化视野下的古代文学阐释(中华书局 2008)重庆市政府第七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 2010年
《大同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重庆市政府第二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 2001年
《丛生的文体――唐宋文学五大文体的繁荣》(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重庆市政府第三届优秀社科成果专著二等奖 独立 2003年
《杜甫研究论集》(重庆出版社2002) 重庆市政府第四届优秀社科成果专著三等奖 独立 2005年
创建《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重庆市政府渝府发〔2005〕105号 第二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5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国务院 2001年
文学的政治化与公文的艺术化(论文) 重庆市新闻出版局第四届重庆期刊好作品二等奖 2003年
《社会良知:杜甫──士人的风范》 重庆市政府优秀社科成果专著三等奖 1996
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 四川省教委 1991
四川省政府 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3
西南师大优秀教师 2004
西南师大优秀教师 1995
主要著述
专著多部,重要作品有:
《杜诗修辞艺术》(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社会良知——杜甫:士人的风范》(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生死·享乐·自由——道家与道教的关系及人生理想》(合著,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台北云龙出版社1991修订本)
《大同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丛生的文体—唐宋文学五大文体繁荣》(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杜甫研究论集》 (重庆出版社2002)
《世纪潮:人才“大逃亡”》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
《独立寒秋—陈寅恪的读书生活》(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
《分体中国文学史》(合著散文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003年高考作文阅卷场报告》 主编 (重庆出版社2003年7月)
《风雨兼程-冯克熙》 (群言出版社2005年7月)
代表论文
《现代学术视野下的杜甫研究--杜甫研究百年回顾与前瞻》(《文学评论》2004年5期)《论杜甫的“民胞物与”情怀》(《文学遗产》1994年5期)
《的多重阐释 理想性·神秘性·历史真实——对<桃花源记并诗>的多重阐释》 (《文学遗产》1999年1期)
《杜诗“以汉喻唐”的结构和内涵》(《文学遗产》2001年4期)(人大复印《中国古近代文学》2001年10期全文转载)
《芬芳悱恻解杜 转益多师学杜——袁枚对杜诗学的贡献 》 《杜甫研究学刊》1993年1期
《桃源望断无寻处──论“桃花源”及其变体 》 《殷都学刊》1994年1期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近、古代文学》1994年5期全文转载
《大同思想对毛泽东政治理想的影响——兼论人民公社的悲剧性实践》《新东方》1996年5期 中国人民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1997年1期转载
《吴宓文化担当的两种方式——学术论坛与大学讲坛》(《红岩》1998年4期)
《 刻苦与创造──论苦吟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1期)
《文体选择与文体自觉——对白居易新乐府的再认识》  (《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6期 )
《杜甫与佛教的关系及晚年心境》 (《西南师大学报》2001年5期)
《文学的政治化与公文的艺术化――古代文人与政治、文学、公文关系的多向考察 (《西南师大学报》2002年3期)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11期全文转载
《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10期摘要
《论杜甫的“德义观”及现代意义》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4期)
《试论唐诗中的“比兴体”――兼论诗歌多义性的可解与不可确解》《西南师大学报》2003年4期
《假如项羽过江东――鸿门宴的顿悟》 《解放军文艺》1996年5期 收入《二十世纪文化散文选·历史文化卷》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8月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21:14
目录
概述
人物履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