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辍学回国,当年被聘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副
研究员;
现兼任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
日本问题专家组成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交流协会理事、中国
太平洋学会理事、
中华日本学会《日本学刊》编委、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特邀
研究员、《环球时报》“清华-环球对话”“清华-环球论坛”专栏特邀
主持人等。
2005年5月,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大型新闻专题《
宋楚瑜大陆行》特邀嘉宾,据
主持人介绍,节目现场有着清大国际问题研究所背景的刘江永教授有幸参加了
宋楚瑜的清华演讲会。节目进行到小半程的时候设计了一个小环节,请刘江永教授讲述清华礼品赠送
宋楚瑜的小故事,看来刘教授倒是有备而来,手头资料不少(感觉也是演讲会策划人之一),节目一直频频低头,介绍到《寸寸河山》书法礼品的时候他说这是由某某写的“小隶”…然后他继续朗诵了《寸寸河山》全诗,反正虽然照着稿子也是吞吞吐吐,吐字不清,读到“侉离分裂力谁任”他竟仍坚持现场顾校长的那个读音“瓜离分裂力谁任”,被广大网友诟病。
人民网北京2012年8月30日下午,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刘江永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
中日矛盾激化与关系走向”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
交流。以下是记者在现场第一时间发回的相关报道。
刘
江永表示,钓鱼岛争议问题由来已久,这个问题本来应该是中日双方政府之间通过外交谈判对话来解决的,而不应通过两国民众以类似于“登岛竞赛”的方式来解决主权问题。但是由于
日本近年来否认中日之间存在领土争议,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问题的解决进程曾一度搁置,甚至不断出现一些日本右翼人士登岛、闯海,导致
中国的一些保钓人士予以反击,表明自己的政治诉求。他指出,“保钓运动”最早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自
美国将钓鱼岛擅自划在了冲绳范围之内兴起。
刘江永表示,从民族感情的角度来看,保钓人士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维护
中国的领土主权的政治诉求,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但另一方面,从国际法意义上讲,民间行动不能作为解决领土主权问题的法律依据。而
日本也会利用登岛人士的行动加强对钓鱼岛的所谓“实效控制”,这对
中国不是好事。
刘江永呼吁,要深入、全面、客观的了解钓鱼岛问题产生的历史经纬,从历史和法律的角度上进一步加强研究,把研究的结果通过各种方式和媒体渠道,向日方、向世界说明,这是保钓最重要的任务。同时,也需要与政府保持必要的沟通与协调。他指出,如果不能很好的向对方说明钓鱼岛为什么是
中国的,保钓行动还是不能达到以理服人和维护中国领土主权的目的。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指出,“中国对朝政策失败论”的说法很不靠谱,一些媒体或网络上的言论有的是“激将法”,有的则是别有目的。中方主张对话解决问题的立场没有错,而且还需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