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晨
导演、作家、摄影师、教师
刘湘晨,1954年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县,中国内地导演、作家、摄影师、教师,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人物经历
1973年,刘湘晨前往新疆博乐插队。1975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78年,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担任新疆乌鲁木齐织厂学校、新疆财经学院教师。1985年,创作散文集《独唱》。
1996年,执导个人首部纪录片《太阳部族》。1997年,由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心之叩—原来居住的地方》出版。1998年,创作文学作品《太阳之下》。2002年,执导纪录片《山玉》,该片入围第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纪录片奖。
2003年,执导纪录片《新藏线上》,该片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2004年,刘湘晨承拍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片《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获得21位国际评委全票通过,该片是维吾尔木卡姆最终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重要影像媒介;同年,出版文化随笔集《留给你的高原》;随后,出版文化随笔集《寻找大鹏鸟之地》。
2006年,执导纪录片《海拔5300米的古那》,该片记录了藏北高原一个短暂初夏牧季的交景观,入围第1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纪录片奖;同年,执导纪录片《水来了》。2008年,创作文学作品《垂直新疆》,该作品是一部介绍新疆概况的专著。
2009年,执导纪录片《大河沿》,该片讲述了有关克里雅人的影像故事,获得中国纪录片学术奖十佳作品奖;同年,执导纪录片《驯鹰人》,该片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第3届“纪录·中国”银奖。2010年,执导纪录片《阿希克:最后的游吟》,该片获得第11届四川金熊猫国际电视节亚洲制作奖、中国影视人类学最佳视觉奖。2011年,执导纪录片《归去来兮》;同年,执导纪录片《献牲》。
2011年,出版文学作品《慕士塔格文丛:凝瞩之下》,该书讲述了高原上的河、高原上的女人、高原的转场、高原的婚礼等凝聚群体关注的人、事物与活动。2013年,执导纪录片《帕米尔》,该片纪录了中国塔吉克族纯正的文化和生态。2013年,由其创作的文学作品《众山的拴马桩》出版。
2015年,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执导纪录片《开斋节》;同年,执导纪录片《祖鲁》。2017年,执导纪录片《大河的故事》;同年,执导纪录片《归去来兮》,该片入选广电总局第一批优秀国产纪录片;此外,还拍摄了静态影像《风雪与岁月的雕琢——帕米尔肖像民族志》。2018年,刘湘晨获得第8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中国纪录片特殊贡献奖;同年,担任纪录片《一直看着你来的路口》的导演;随后,执导纪录片《会占卜的爷爷》。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文学作品
摄影作品
出版图书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刘湘晨的电视散文创作呈现出与通常电视散文不同的面目,除解说之外,他的人物、行为、情节、音乐、音效、同期声等,通常为电影、电视剧所常用的方式都被广泛采用并能各自独立完成其独特的表达功能,使得电视散文有了通常电影才会有的“厚度”和广阔的表现空间,文本的意义在这里被更充分诠释、被引伸,从而获得“点睛”的美感和力量。另外他的电视散文表现出来的真诚与责任感,也值得人尊敬(《云梦学刊》评)。
刘湘晨人类学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被拍摄的故事本身就是跨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二是刘湘晨以汉族人的身份去拍摄少数民族文化,实现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三是纪录片在国内外实现跨文化传播。在刘湘晨人类学纪录片里,长镜头被普遍使用,拍摄节奏显得十分缓慢。这在纪录片《山玉》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在结尾部分。在刘湘晨的纪录片中,音乐主要起到了传递情绪和抒发情感的作用,这在纪录片《山玉》和《朝觐之旅》中体现得较为突出。他在表现其他文化时,为了更好地渲染气氛、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常用具有地域色彩和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来配合画面。他的人类学纪录片是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向外传播的一束曙光,刘湘晨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人类学纪录片创作,能够促进非少数民族文化语境对少数民族文化语境的理解(《新闻研究导刊》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6 03:16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