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皑风,任丘
角口村人,1908年出生,中共党员,我国教育事业的卓越领导者。2002年1月20日,刘皑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人物生平
刘皑风,任丘
角口村人,1908年出生,中共党员,我国教育事业的卓越领导者。
刘皑风出身于殷实农家,自幼聪慧好学。1932年,刘皑风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后在察哈尔省第二师范、河北省立第三中学任教。七七事变后,刘皑风回到家乡宣传抗日。1938年2月,刘皑风参加了第五路,任民运科长,在宣传发动群众抗日工作中尽心尽力,对开始起步的第五路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1938年4月,任丘县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刘皑风任县长。领导全县开展减租减息、合理负担、雇工工人增加工资等项工作,对破坏工作的反动势力进行打击。对各路民众武装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开展了大规模的抗日宣传教育活动。1938年8月,刘皑风调任定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继续领导定南县人民进行抗日斗争。
1938年9月,刘皑风调离定南县,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冀中行署教育科督学主任、教育科科长、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处处长等职。
作为冀中及晋察冀边区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刘皑风十分重视普及教育的工作。抗日战争以前,冀中乃至晋察冀边区由于受反动统治阶级愚民政策和奴化教育及家庭条件的影响,工农贫家子弟大部分被关在学校门外,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失学儿童达到70%以上。刘皑风从事教育领导工作以后,积极推进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教育扫盲活动。一方面普遍成立冬学、民众学校、识字班、读报组,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实行免费普及的教育,改革学制,开办适合农村分散环境和群众不同要求的各种学校,不论贫富,不论男女,让学龄儿童尽量入学读书。
在担任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工作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以后,刘皑风大力推动乡村学校的生产运动。他要求乡村学校要把教学的组织、教学的时间和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安排好,使之互相适应;要把教育内容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常识课里补充生产知识的内容,国语课里讲劳动光荣的道理,算术课计算学生生产的成绩、练习记工记账,等等。在实践中,刘皑风亲力亲为,制订了很多规范性、指导性文件,加强对生产运动的推动。他非常注重宣传发动和引导工作,树立典型,通过会议、报刊大力宣传,营造氛围。任丘一区石村中心小学校的教师张兰芬,在学校中积极带领教师学生搞好生产,做到教学生产两不误,成绩显著,成为冀中学校生产运动的典型,《冀中导报》两次予以报道宣传。通过开展生产活动,根据地的学校获得了经济收入,减轻了学生家庭负担,培养了儿童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培养有知识有品格的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抗日根据地的学校里,刘皑风主张废除体罚,实行民主教育,并通过多种措施进行监管,改变了根据地内学校的师生关系,培养了师生的民主思想,使根据地的学校成为具有新学风的学校,受到民众称赞。
1946年7月,刘皑风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皑风历任教育部办公厅主任、党组成员,高教部副部长兼国家计划委员会文教计划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在教育部任职期间,刘皑风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的新途径,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撰写的《关于儿童教育》《小学生生活指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论小学教师》等文章,为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化大革命”期间,刘皑风受到冲击,恢复工作后,历任国务院科教组负责人、教育部临时领导小组成员、教育部顾问,1995年8月离休。2002年1月20日,刘皑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