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纪原
航天系统工程管理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
刘纪原,男, 曾用名陈纪原,1933年8月生,山西省兴县人,导弹、火箭控制技术及航天系统工程专家,航天系统工程管理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中国宇航学会教授。
人物经历
1933年8月1日,刘纪原出生于山西兴县(原籍安徽巢县,现巢湖市)。
195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毕业于北京一零一中高中2班。
1960年5月,从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校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同年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二分院。
1978年,任七机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1983年5月,任航天部一院副院长。
1984年4月,任航天部副部长。
1988年4月,任航空航天部副部长。
1992年9月21日,担任载人航天工程“921工程”副总指挥。
1993年4月—1999年1月,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国家航天局局长)、党组书记。
1999年,卸任退休。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刘纪原参加并主持了中国第一代战略武器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研制,先后研制出惯性位置捷联补偿制导系统和具有中国特点的惯性“平台—计算机”制导系统。主持航天系统全面工作后,在型号研制、民品开发、科研生产管理、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基础建设等方面组织制订并实施一系列重大决策和规划设计,倡导并组织“长二捆”、“载人航天”等多项重点工程的研制;领导并成功地组织了许多重点型号的大型飞行试验;倡导并促进了对外发射服务的发展;率先提出并决策汽车、计算机应用、卫星应用为航天三大支柱民品,得到国家认可。
刘纪原长期从事中国航天的领导和管理工作,1991年提出航天效益工程,通过航天育种、卫星减灾、利用航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国民经济服务,主要从事航天育种的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等研究。
刘纪原亲自策划和领导制订、实施了国家“七五”、“八五”和“九五”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规划,推动了关键技术突破和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航天系统工程管理等一系列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战略性工作;为适应航天科技发展和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需要,决策并领导开发了大型运载火箭,为长征火箭在国际市场拓宽了发射服务领域;主持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质量体系,实现产品保证工作系统化和规范化,开创了中国航天质量工作的新局面。
据2023年10月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数据,刘纪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据2023年10月国家图书馆数据,刘纪原发表论文44篇,编写著作6部。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刘纪原的父亲是陈原道,牺牲于1933年,他死时妻子刘亚雄已怀有五个月的身孕,刘亚雄给同年出生的儿子取名为刘纪原。
人物评价
刘纪原不但在“两弹一星”研制、“两弹结合”等实验中功不可没,还在改进远程运载火箭系统等科研攻关中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宇航学会评)
刘纪原是“中国航天开展国际空间技术合作的开拓者”。(时任国际宇航联主席马尔西奥·巴博萨评)
刘纪原是中国航天事业国际化之路的“开路先锋”,他如同一位忠诚的布道者,不但全力将中国的航天事业推向世界,更致力于用宇航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大业上。(国家航天局评)
刘纪原是航天育种最早的倡导者和发起人之一,他始终是航天育种的积极推动者,是团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数据库评)
刘纪原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一生心系祖国航天事业。(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评)
刘纪原是载人航天的重要推动者。(中国新闻周刊网评)
刘纪原为早期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综合设计和试验工作做出重要贡献,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立项和顺利实施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中心评)
参考资料
刘纪原.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
刘纪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8 10:18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