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拙,号华盖真人,唐宋间人,自幼在罗浮山出家入道,拜师李哲玄的师兄青精真人为师。
简介
因他勤学苦练,深得道教内外双修的真谛,二十余年后,道成始云游各名山,于后唐同光二年东至崂山寻访师叔李哲玄,因师出同门,又相交契合,见崂山环境幽静,很适合清修,遂留在崂山。
初在太清宫南侧独自修行。当时崂山里猛兽较多,时常出没伤人,刘道士勇驱虎狼,为民除害,山民为他所居的茅庵赠匾“驱虎狼庵”,后人简称驱虎庵。
李哲玄去世后,刘若拙入主太清宫成为道长。
荣誉
公元960年,宋代开国皇帝
赵匡胤即位,闻刘若拙之名十分敬佩,当即敕封刘若拙为“华盖真人”。
太祖则命国库拨银两,准许刘若拙重修太清宫一处,新建宫院两处。
这两处新建的道教宫院,就是现在的的太平宫和上清宫。
刘若拙亦往来于即墨城东门外之高真宫布道讲经。
死后,葬于高真宫前。
生平
《太清宫志》记载:“五代时,后唐同光二年甲申(924),道人刘若拙自蜀来崂山太清宫,访李公守中子,相谈契合,遂留住焉。”
曾于太清宫南麓建一庵,供老子像。
因其时崂山多虎,遂起名“驱虎庵”以冀辟除。
宋太祖乾德五年(967),朝廷主管道教事务的右街道录何自守坐事流配,赵匡胤素闻刘若拙之名,于是召刘若拙入京任左街道录,敕封为“华盖真人”,让他肃清道流。
《皇朝通鉴》称其“善服气,年九十余不衰,步履矫捷。
每水旱,必招于禁中,设坛致祷,其法精审”。
数年后,刘若拙坚请回山,宋太祖只好放其重归崂山,并拨巨款资建上苑宫作为刘若拙的道场,同时重修太清宫,新建上清宫为其别院。此为崂山太清宫受敕称宫之始。
上苑宫建成后
宋太祖已驾崩,其弟太宗继位,改元“太平兴国”,故上苑宫亦随之改称“太平兴国院”,又称“太平宫”。
明黄宗昌《崂山志》中说刘若拙“丹颜皓首,不自知其年,衣弊衣,取掩形耳。不冠不履,冬不炉,夏不扇。一夕端坐化去,神色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