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莱夫
北京市总工会原副主席
刘莱夫(1914~1974.12.03),原名刘嘉典。生于莱芜市西上庄,幼年在本村读小学。1932年秋考入莱芜县立师范讲习所,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9月,他受党的派遣考入济南乡村师范,入校后很快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在省委遭到破坏,暂无上级党组织领导的情况下,他积极协助赵健民同志,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活动。1936年初,他回到莱芜,担任莱芜县委书记,是年底调任省委鲁南特派员,负责莱芜、新泰、费县、曲阜等地党的领导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徂徕山起义。1938年5月调回莱芜,任县委书记。翌年1月调泰山特委,先后任组织部长、代理书记。从1943年5月至抗日战争胜利,先后任鲁中一地委、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在此期间,领导广大军民坚持抗日游击战争,为夺取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黑龙江龙南地委书记兼独立旅政委,辽北省省委委员、五地委书记、独立师政委,阜新矿务局局长等职。1948年初,他调任北京市委研究室主任。继而任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北京市委委员、财贸部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组织部剮部长等职务。十年动乱期间,他始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刚正不阿,坚贞不屈,但遭反革命集团的迫害,于1974年12月3日逝世。刘莱夫同志无论是在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他总是殚精竭虑忘我工作,将毕生精力无私地献给了革命事业。
人物生平
刘莱夫,原名刘嘉典,曾用名刘法五,汉族。1914年6月生于山东省莱芜市牛泉乡西上庄,家庭出身中农。少年时期,刘莱夫于本村读书。大革命时期,他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在共产党领导下曾于本村继织农民协会,并担任副会长,领导贫苦农民同反勤封建势力作斗争。
1932年我党发动的山东博兴、青州、日照等地的革命暴动相继被军阀韩复矩镇压下去之后,整个山东也和全国一样处在白色恐怖笼罩之下。年仅18岁的刘莱夫就在这种形势下参加了革命,并于同年10月在山东莱芜师范讲习所经刘北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刘莱夫入党后,正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春夏,我山东地下党的省委组织先后两次遭到敌人的破坏,几百人相继被捕,地下党组织同中央和北方局失掉了联系。9月,刘莱夫受莱芜县委负责人刘仲营的派遣,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乡村师范,以便通过这个渠道寻找省委的领导关系。入校后,他以学生身份为掩护,积极为党工作,很快与在该校的党,的地下组织负责人赵健民(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接上了党的关系,并协助赵健民同志积极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恢复了菜芜县党的组织及与济南党组织的联系。这期间,他先后担任了党的小组长和支部委员,还亲手培养发展周梅瑶等五六名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11月上旬,由于党内出了叛徒,刘莱夫按党组织的通知,从济南省立第一乡村师范转移到莱芜县农村进行隐蔽活动。
1935年12月,中共山东省工作委员会组建后,刘莱夫被任为莱芜县委书记。
1936年5月,中共北方局重新组建了山东省委刘莱夫调任为鲁南特派员,负贵莱芜、新泰、费县、曲阜等地党的领导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刘莱夫按照党的部署,奔波于博山、莱芜、泰山一带,领导敌后根据地的军民组织抗日武装,坚持发动敌后游击战争,多次粉碎日寇的“扫荡”,发展壮大了抗日力量,巩固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在此期间,他先后任博山、莱芜游击队中队指导员,泰安、莱芜、博山四支队一中队指导员,莱芜县委书记兼独立营政委,泰山区特委组织部长、代理书记,鲁中区一地委和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鲁中区党委候补委员等职。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莱夫服从党的派遺,离开山东老家,参加了挺进东北的干部大队,随军进入东北,投入解放东北的战斗中。
在东北,刘莱夫先后任北满分局工作团团长,干部科副科长,黑龙江龙南地委书记兼独立旅政委,西满分局辽吉(后辽北)省委委员,辽吉(后辽北省)第五地委书记,辽吉军区第五军分区政委、独立师政委,阜新矿务局局长(实际未到职)等职。
1947年10月至1949年2月,刘莱夫在任辽吉(后辽北)五地委书记、五分区政委期间,领导全地区各族军民,坚持地区、坚持武装斗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剿匪反霸、建党建政、支前支战和恢复发展生产的伟大斗争。为了解决干部不足,他组织各级党政部门,开办了土改干训班、青年知识分子培训班、工人骨干训练班和教师培训班等,选拔和培养了一大批干部。在辽沈战役中,他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全力以赴,支前支战,保障了决战顺利进行。阜新解放后,他认真贯彻党的工商业政策,积极组织恢复和发展生产,为发展阜新煤电工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我军南下时,他积极组织选调干部,筹集物资,为支援平津战役和全国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春,刘莱夫奉调任北京市委研究室副主任。当年5月调北京市总工会任副主席、党组副书记。1955年5月,任中共北京市委委员、市委财贸部部长。1960年10月, 调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组织部副部长。
十年内乱中,刘莱夫遭到林彪、“四人帮” 一伙迫害。康生让他写诬蔑老干部的材料,妄图加害党、政、军的负责同志。刘莱夫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多次严词拒绝并痛斥了林彪、“四人帮” 一伙的倒行逆施行为,因此他多次挨批斗,被关进监狱长达一年之久,这些都没有使他屈服。在“干校”期期间,刘莱夫被列为重点监视对像。因患脾病,虽多次请假治疗,但都未获批准,致使病情恶化,做了脾切除大手术。由于林彪、“四人帮”一伙迫害,刘莱夫的身体受到极大摧残,造成半身瘫痪,于1974年12月3日因脑溢血再发,在北京逝世,终年60岁。
党中央为他开了追悼会。万里、谷牧等领导同志参加了追悼会。他的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他的老家山东省莱芜市为他树立了纪念碑。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25 14:5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