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寿
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
刘连寿(1932-2009),教授。湖北武汉人。1952年毕业于华中大学物理系。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赴苏联进修。1968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历任华中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
成果著作
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提出层子模型的协变场论计算方法和“平移不变的口袋模型”均获成果。1983年与联邦德国学者合作提出强子-强子非衍射散射的“三火球模型”,198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著有《数学物理方法》、《理论物理简明教程》、译有《规范场的量子理论导引》。
社会评价
2009年12月9日,我国著名物理学家,粒子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学科、物理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奠基人刘连寿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校举行。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以章,我校全体在校领导,部分老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各院系负责人以及刘连寿教授生前的同事、亲朋好友、培养毕业的学生、物理学院教职工、粒子物理所研究生、物理学院基地班学生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以表示对刘连寿教授的悼念之情。
出版图书
生平资料
刘连寿教授1932年生于武汉,1948年中学毕业后,按照地下党领导人的意见考入华中大学。1949年春,按照上级安排回家,负责收录延安广播,油印有关党中央文件,交给地下党领导,传递党的声音,准备迎接武汉解放。解放后回到华中大学,后参加团校学习,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毕业于华中师大的前身——华中大学物理系。之后,由国家选派赴苏联留学,师从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栗弗席兹。
回国后,一直在华中师大工作。六十年代中期,师从我国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学胡宁教授,参加了“层子模型”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物理功底。
1978年,刘连寿教授开始组建华中师大基本粒子理论研究室,并开始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
1980年,刘连寿教授在武汉主办了“强子结构物理讨论会”。两年之后,刘连寿教授又邀请国内专家主办了“粒子物理讲习班”和“粒子物理讨论会”。
1982年,刘连寿教授赴德国访问,在柏林自由大学与孟大中教授合作,提出了著名的“三火球模型”,成功地解释了西欧核子中心当时发现的复杂现象,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并称为“刘-孟”模型。该模型和他后来的平移不变口袋模型一起。
1985年获得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年获得“理论物理”博士学位授权点,成立粒子物理研究所。
1992年建立了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1986年至2001年担任粒子物理研究所所长。
2009年12月5日6时20分刘连寿教授在湖北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76岁。
贡献成就
前瞻性的办学思想筹建高能核乳胶研究室
刘连寿教授不仅十分了解国际理论研究的动向,而且在实验研究方面也有独到的洞察。他敏锐看到国际上刚刚兴起的高能重离子碰撞对未来发展的影响。从德国归来后,他着手筹建高能核乳胶研究室。该研究室于1985年成为西欧核子研究中心的国际高能核乳胶第一合作组的成员。
从此,粒子物理所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先后分别成为美国相对论重离子碰撞RHIC-STAR和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ALICE国际合作组的正式成员和中方牵头单位,使粒子物理所及时地加入到国际高能物理实验的主流。
开放性的办学理念成为全国高校名师
五十余栽,刘连寿教授耕耘不辍,桃李满天下。刘连寿教授指导和培养了一大批博士后、博士和硕士。许多弟子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学术骨干,为我国高能物理事业做出了贡献。
刘连寿教授在七十高龄甚至病重时还坚持在科研教学第一线,为华中师大物理基地班上课,编写了特色鲜明的“理论物理基础教程”。刘连寿教授因材施教,不断探索物理教学改革,开展“抽签式”教学法,让学生上讲台,取得了显著效果,为物理国家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05年获首届全国高校名师奖。
为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2006年,刘连寿教授因犯疑难病症全身浮肿,身体虚弱,医生要求多休息。可是,刘连寿教授依然坚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上基础课。在病情加重期间还带领学生做出了重要研究成果,首次提出强相互作用物质发生平滑过渡的物理机制,论文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还完成了三本专著的出版和定稿工作。
刘连寿教授曾经担任全国高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刘连寿教授和武汉以及中南地区的物理同仁一起组建了“中南地区理论物理学术交流中心”,开展了许多学术活动,对各单位之间的学术交流和研究生素质的提高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刘连寿教授为华中师大学科建设和理科的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不但创建了学校理科第一个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而且还对其它理科学科的发展给予了大量的帮助和支持。临终前,深感生命的可贵,还在念念不忘两件事,一是推动物理学院本科教育的改革,二是提高研究生质量,发展创新能力。
刘连寿教授为人、为学开一代风范。他前瞻性的办学思想,开放性的办学理念,为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严谨治学、悉心育人的优秀品质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激励我们为祖国的振兴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6 21:42
目录
概述
成果著作
社会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