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
德国慕尼黑大学印度伊朗学系(Indologie und Iranistik)博士,掌握
梵语、
藏语、巴利语等多种专业外语,曾在慕尼黑大学担任教员,现为我院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吠陀和吠陀宗教文学,中印文学比较,印度大小乘佛教,印、藏、汉佛教文献比较以及梵语写本。作为主要承担人参与的《长阿含经》写本研究入选德国研究协会(DFG)国家资助项目。
主要作品
专 著
1. 《禅定和苦修——关于佛陀传原初梵本的发现与研究》(Versenkung und Askese. Eine neue Sanskrit-Quelle zur Buddha-Legende),博士论文,2008年7月由Mikroform Karl-Heinz Limbeck出版。
相关书评:
徐文堪,《吉尔吉特写本研究的可喜成果》,《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1年3月20日。
宗玉媺,《评刘震著〈禅定与苦修〉》,《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39期。
论 文
1.《<弥勒下生成佛经>——各种文本的对比并附梵本的德译》(Das Maitreyavyākarana. Ein Vergleich der verschiedenen Fassungen mit einer übersetzung des Sanskrit-Textes),硕士论文,2005年。
2.《摩咥里制吒的<广赞功德赞>》评介,书评,《东方文学研究通讯》(2004年3月15日)。
3. 浅谈巴利三藏.pdf《新疆文物》(2007年第二期)。
4.《印度的时间划分及四纪元构想》,《复旦史学集刊》第二期约稿(待发表)。
5. 从百颂体《弥勒授记经》来看中印及周边的文化交流.pdf,《复旦学报》2009年第5期。
6. 以唯识理论来试解梵文写本的疑难之处.pdf,收入杭州佛学院编《吴越佛教》(第四卷),2009年。
7. 用多种语文对勘来辅助汉文《大藏经》的新修工作.pdf,《2010年佛学研究论文集——第一届“国际佛教大藏经”学术研讨会》,财团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会。
8. 百颂体“弥勒授记经”概述.pdf,张定京、阿不都热西提·亚库甫编《突厥语文学研究——耿世民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9. 印度学漫谈.pdf,《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6月15日。
10. 吕德斯与西格追思.pdf,《西域文史》第5辑,2010年12月。
11. 梵本《长阿含》概述.pdf,《西域研究》2011年第1期。
12. 被普及化的玄奘与被边缘化的因明——兼评郑伟宏《〈因明大疏〉校释、今译、研究》.pdf,《史林》2011年第3期。
13. 德国佛教艺术史研究方法举隅:以九色鹿故事为例.pdf,《史林》2012年第1期。
14. “菩萨苦行”文献与苦行观念在印度佛教史中的演变.pdf,《历史研究》2012年第2期。
未来3-5年的研究计划:
研究:
1. 新疆和西藏地区新发现的写本。
2. 早期的汉译佛典研究。
3. 根本说一切有部律梵藏汉索引。
4. 《梨俱吠陀》的真正意义上的汉译的前期准备。
翻译:
1. Geldner, Karl Friedrich (盖尔德纳), Der Rig-Veda (《梨俱吠陀》),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Havard, 1951.
2. Kirfel, Willibald(基尔弗), Die Kosmographie der Inder(《印度人的宇宙观》), Kurt Schroeder Verlag, Bonn und Leipzig, 1920.
3. Winternitz, Maurice(温特内茨), 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teratur(《印度文学史》), C. F. Amelangs Verlag, Leipzig, I, 1909; II, 1920; III, 1920.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