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寰
回民支队创建人
刘震寰(1912年—1971年),回族。1912年5月生,河北孟村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津南支队大队长,冀鲁边军区、渤海军区回民支队支长兼黄骅县县长,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第二支队支队长。
刘震寰(1912—1971.12.28),回族,孟村回族自治县大北赵河人。1932年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并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就和王帽圈村党支部书记辛忠江组织起有20多名回族青年参加的抗日游击队。抗战初期,他走村串户,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并积极组织抗日武装。1938年初,任沧县抗日游击队第2大队队长。不久,任沧县第6区区长。1939年6月,任津南支队第6大队队长。1940年7月,任冀鲁边区回民救国总会武装部长及回民大队大队长。不到一年,回民大队就由几十人发展到400余人。
1941年11月,回民大队改称为回民支队(1943年改称渤海军区回民支队),刘震寰任支队长。在他的率领下,这支回民武装活动在沧县、盐山、新海(黄骅)一带,取得一次又一次战斗的胜利。回民支队初建时,就攻克了李天木、大白兔、风化店3个日伪据点,创造了三战三捷的战绩。后又拔掉了旧城据点,在天口村击败三倍于我的日军;并亲自率领两名队员奇袭捷地据点,俘虏伪军一个班,缴获12支枪。1943年,又相继拔掉姚庄、辛店、苏基等据点。1944年,他指挥回民支队在赵高庄子、山后村的伏击战及花寨、减河等战斗中均取得较大的成果。花寨战斗中,在双方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回民支队战士英勇无畏,打得敌人死伤惨重,生擒日军指挥官森田。从回民支队建立到抗战胜利的5年中,他率领的回民支队驰骋在冀鲁战场,参加较大战斗达100余次,先后攻克敌据点20多个,歼灭日伪军1300多人,缴获各种火炮20多门,机枪10余挺,步、手枪1500余支以及其他战利品。1943年,任敌伪军工作委员会主任,在争取两面派,开展敌伪军工作方面卓有成效。1944年3月,在挂甲林收编了伪刘佩臣部张凤样等30余人。1945年2月,利用内线袁世昌等人教育争取齐家务伪军自卫团,解放了齐家务,收编伪自卫团300余人,建立了回民支队减北大队。
抗战胜利后,渤海军区回民支队整編为21旅63团,刘震寰任团长。1946年,任东北民主联军回民支队长兼党委书记。他带领回民支队指战员,在保卫东北铁路安全、抢修铁路桥梁等战斗中做出成绩,受到第4野战军的通令嘉奖,铁道兵团给他记大功一次。1949年7月,回民支队改编为铁道兵团第2师,他任师长兼衡阳铁路局副局长。
1951年4月,刘震寰率铁2师赴朝参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反绞杀战、反登陆紧急备战和战洪峰抢修铁路的斗争,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归国以后,他带领铁道兵团回族干部参加了祖国大西北的社会主义建设,先后任甘肃省委统战部长、西海固自治州党委书记。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委秘书长、民政厅长。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长,政协副主席,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55年,授衔为解放军铁道兵大校,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71年12月28日,刘震寰病逝于青岛,享年59岁。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16 14:09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