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韡
中国北京籍艺术家
刘韡(Liu Wei),1972年出生于北京市。1996年毕业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艺术特点
刘韡1972年生于北京,199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刘韡的创作成熟于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深受新世纪中国社会特有的变动和起伏影响——城市和人文景观的变迁对其影响尤为突出。作为活跃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后感性”小组中的一员,他以众多不同媒介,诸如绘画、影像、装置及雕塑等来进行创作,并逐渐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在世界舞台上受到瞩目。刘韡的作品表现出了受后杜尚主义启发、与广泛现代主义遗产进行交涉的特征。他的创作将发生于中国的无数政治及社会转变所导致的视觉和智力层面的混乱凝聚成为一种多变且独特的艺术语言。其中,长期的“狗咬胶”系列装置作品、“丛林”系列帆布装置作品、“书城”系列书装置作品及近期的纪念碑式大型绘画《东方No.5》代表了刘韡美学中的多样性:与城市息息相关的、激进的混乱,以及与抽象历史积极进行沟通的、平静的绚丽。
艺术履历
个人展览
群体展览
获奖经历
主要作品
出版物
人物评价
皮力(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博士,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及讲师,现任香港M+博物馆高级策展人)
刘韡作品的视觉里有一种暴力,这种视觉暴力可能是视觉艺术家面对社会暴力采用的本能的反应方式,我认为其中包含了很多他对社会的关注点。其中社会性的含义十分明显,这种明显让我回想到我刚认识他时他的状态:他以一种视觉的方式,谈一些观念层面上的事情,这涉及到我们观看的制度——一件艺术作品如何被阐释,如何被接受,如何被销售,如何被生产,如何被展览,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很高兴看到这个展览,虽然它不是回顾性的展览,却也延续了从1998年到现在的探索。
高士明(策展人、评论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
刘韡的这个展览让我由衷感到,做一个形式主义者是幸福的。中文的“形”和“式”是不同的,在展厅里,我看到的一堆堆、一列列的与其说是作品,不如说是一些就地装配的corpora,一堆形式的肉身。刘韡是个魔术师般的形式发明家,他能够让形式自身生产出一种很漂亮但是很有硬度的诗意。他的作品,有一种属于他自己的结构性与形式感,我不愿意把这称为“美学特质”,因为“形式就是观念”,正如他自己说的“视觉也是观念”。“形式就是观念”跟“态度成为形式”要放在一起思考才完整。我觉得在刘韡的工作中,“形-式”是根本。他是个原发的形式主义者。“原发”意味着不是“症状性”的,进一步说,是指他的形式主义几乎是自然主义的和建构性的,接近于20世纪最初二十年的那种感受,那种感觉体现在俄国构成主义和最早的抽象艺术中。
鲁明军(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刘据我所知,刘韡的实践对于艺术系统并不十分自觉——但事实上系统生态已经暗地被他压缩在颜色的梯度中,他一直守护着属于自己思考和行动的一块领地,始终保持着一种异质的眼光和标准,打量着这个灰色的世界,和他所谓的现实之真实。说到真实,刘韡认为它不在于立场,也不在于审美,而在于感知,在于作品能否真正地嵌入现实。也因此,那些基于“二律背反”原则的纯艺术实践,和以艺术为名的社会参与和政治介入,不仅无法嵌入现实,也不真实。刘韡的实践凭靠的是一种直觉和判断,有时作品简单到极致,可能是一个最基本的几何体,也可能是几个色块,亦或是几块镜面,而有时,作品又繁复到极致,一张画可能需要好几个助手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才能绘制完成,一部装置兴许含括了数十个复杂的建造结构。但无论简约,还是繁复,它们都显得极具锐度和重量。这在我看来,即是他嵌入现实的一种方式。诚如他所说的,他也许不是十分清楚他想要什么,也无法预料他最终的目标,但他很清楚什么东西不是他想要的,什么是不可做的。所以,他的实践更多来自于一种限制,然后尽最大可能地去剔除他认为的那些无法嵌入现实的元素,直到一个无法再剔除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正是他所谓的真实。
就像我们无法解释今天的中国社会一样,也很难用语言准确地描绘刘韡的实践及其作品。他为我们建造了一个感知的利维坦,由里而外,敞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而渗透在他思考、行动和感知中的是由权力、资本、阶级、平等等所交织和混合的一个政治体。刘韡无意制造一个任人自由参与的民主剧场——尽管他没有刻意地拒斥观者的介入,然而,隔离的部署以及临界的“失误”则提醒所有观者,这个喧嚣的世界到底有多不安。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9 15:43
目录
概述
艺术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