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物是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药物。相对于
仿制药,创新药物强调
化学结构新颖或新的治疗用途,在以前的研究文献或专利中,均未见报道。 随着我国对知识产权现状的逐步改善,创新药物的研究将给企业带来高额的收益。
创新药首先从实验室发现新的分子或
化合物开始,经过
动物实验了解其安全性以及
毒性反应,了解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作用部位,和作用效果,再经过首次
人体试验,经历I期,II期,
III期临床试验,证实安全有效及质量可控制之后,才可以获得药物监管机构的批准。先后经历10到15年的时间,耗资可达数十亿美元。
2024年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新版目录共新增91种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将增至3159种。在2024年纳入的91个目录外药品中,有38个是属于“全球新”的创新药。创新药谈判成功率超过90%,成功率较整体高16个百分点以上。
创新药物研究对我国
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国家(2006-2020)的中长期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专门有“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目的是创制一批对
重大疾病具有较好
治疗作用,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降低对国外新药的依赖。
2024年以来,我国有37个创新药、51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十四五”以来,我国国产创新药数量和质量齐升,共有113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是“十三五”获批新药数量的2.8倍市场规模达1000亿元。
2025年2月,发布的《关于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关注创新药价,还包括集采药价格等,是为对药品价格全口径、全周期、全渠道的管理。《关于医保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第二轮征求意见稿)》则专注于医保对创新药的支持。两份文件共同描绘出创新药的明天,暗示着医保谈判价格不再是未来市场中的唯一价格——或许医保支付归医保支付、自费归自费、商保归商保的支付场景将到来。
2025年3月5日,《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
2025年3月,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PD-1/VEGF双抗新药依沃西,以头对头击败国际“药王”帕博利珠单抗的临床数据,荣登国际顶级综合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依沃西单抗一线治疗PD-L1阳性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时,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延长,达到11.14个月,疾病进展/死亡风险降低49%,且亚组分析呈现全面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