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进化论
亨利·柏格森创作哲学著作
《创造进化论》是法国生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创作的一部哲学著作,1907年首次出版。
内容简介
该书将《时间和自由意志》等著作中提出的绵延说加以发挥和拓展,以说明世界的精神性本原,并提出“生命冲动”、“生命流”等概念。认为类似于心理绵延的“生命冲动”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生物进化的源泉和动力。全书共分为四章和一个导论。第一章对“生命的冲动”的固有性进行论述。生命的冲动是柏格森思考生命进化的根本原因。它具有偶然性和被动性,也就等于否定了以往重视突然变异和自然淘汰的进化论。同时它也否定了用必然性的机械论来解释,又用目的论来说明进化过程的立场。第二章主要讲述生命的进化究竟是如何具体进行的。生命进化并不是单向发展,而是朝着不同性质的方向分裂。按照大类来分的话,可分为3种。植物代表“麻木”,人类代表“智力”,膜翅类代表“本能”。第三章则主要研究智力与本能之间的关系。智力具有几何形和空间性,它创造了物理秩序。但智力无法支配通过遵从欲望而建立起来的秩序,因为这是由直觉掌控的领域。比如,生命体与某些物质发生冲突时,会因遭到抵抗而发生进化,这时便产生了人们所说的“生命的冲动”。而能将这种冲动捕捉到的并不是智力,而是直觉意识。最后一章即第四章批判了“无”的概念。当某事物不存在时,人们常常会在心里想象这个事物存在的样态。反过来,人们会在心里给自己这样的暗示:这个事物曾经存在,或者说可能存在。在这里柏格森想表达的是,人的精神在对事物作出判断时,不可能变成完全空洞。因此精神是一种连续的东西,它与绵延的观念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