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可选性试验
矿石选冶试验
矿床初步勘探阶段(对某些新矿种、新类型或矿石组分较复杂的矿床则在详细普查阶段),为了对矿床进行初步评价,而进行的实验室规模的矿石可选性研究。
介绍
在地质详查阶段,由地质部门进行。 它着重对初步划分的各种自然类型矿石的性质、可选性和矿石工 业类型划分进行研究。其结果是确定矿床是否具有工业利用的可 能和能否转入勘探的主要依据,也可作为判断矿石选别技术特性 的参考。
主要任务
初步可选性试验主要任务是按矿石类型分别采取少量、斌样进行基本的矿石物质组成和化学成分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矿石的选矿工艺性能的研究,以确定大致的选矿指标(如精矿品位、尾矿品位、回收率)、选矿原则流程及伴生组分利用的可能性。初步可选性试验成果可做为确定精度较低的矿产储量及编制进一步勘探计划的依据。
矿样采取
矿样代表性的要求
矿样是否有代表性是选矿试验成败的关键。矿样代表性的要求是所采矿样应与矿山开采时送往选厂矿石的性质基本一致。一 般要求如下:
1) 不同品级和类型的矿石不能或不需分采时,一般只采取混合矿样。该矿样中各品级和类型所占比例应与其代表的矿量或采出矿量所占的比例基本一致。
2) 矿样的矿石组成、结构构造、有用矿物粒度和嵌布特性应与该品级和该类型矿床内的情况基本一致。如同一工业品级中有两种以上的自然类型矿石,而其特征又差别较大,且在采矿作业 时有可能进行分采时,则应按不同矿石类型分别采样、分别试验。
3) 矿样主要组分的平均品位和品位变化特征应与所代表矿量的性质基本一致。如果矿床内矿石品位变化很大,则应根据矿石品位变化特征,结合开采设计所划分的采区和中段,分别采 样、分别试验。
4) 由于矿山开采时有废石混入,因此在采样时必须采取一定数量的顶底板围岩和矿内的各种夹石。一般露天开采按矿样总量的5~10%采取,地下开采时按10~20%采取。
5) 近矿围岩和夹石中如含有贵重、稀散元素时,应经过详细研究其赋存状态和分布富集规律后单独采样,再进行综合回收的试验研究。
矿样质量要求
矿样质量主要取决于试验深度、矿石性质、选矿方法、工艺流程复杂程度和试验设备能力,以及试验连续时间等因素。具体 质量要求应由试验单位提出,与有关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可选性 试验、试验室流程试验对矿样质量要求可参考表2-20。
表2-20 矿样质量参考表
采样点布置
为保证矿样代表性,布置采样点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勘探工程和采矿工程,尽量避免开凿专门的采样工程。
2) 采样点的布置应大致均匀分布在矿体的各部位,不能过于集中,沿矿体走向在两端和中部都应布置采样点,沿倾斜方向 在地表浅部和深部也都应布置采样点,但应以浅部初期开采地段 为重点。
3) 采样点的数量应尽可能多一些,但应照顾到施工条件。 一个工业品级和类型的矿样不能少于3~5个采样点。
4)应选择矿石工业品位和自然类型最多、最完全的勘探工程作为采样工程。这样就能在较少的采样工程内布置较多数量的采样点,减少采样工程量。
5) 在选择采样点时,应注意到它所要代表的某一品级和类 型的特征。
采样施工和矿样包装
1) 采样施工: 采样前必须预先清理采样场地,剥去表面风化层,在矿石的新鲜表面采样。采样的位置和所采样品的质量要与采样设计相符。各采样点采下的样品要分别堆放,不准错混。 既要防止非采样点的杂质混入,也要防止样品的损失,以保证样 品的代表性。
2) 矿样包装要求: 矿样应按采样点分别包装。包装箱要结实,每箱不超过50千克,保证矿样不漏不潮、不混。每个样品箱内、外的说明卡和总的送样单必须填写清楚,包装后经检查、校核无误,矿样才能随同采样说明书、矿样托运单送到试验单位, 除送走的矿样外,余下的矿样仍应分点堆放、妥善保存,作为副样备用。
采样分工
采样工作应有地质、试验、设计和建设单位参加,并在有关单位或上级机关组织领导下共同完成。各单位分工如下:
建设单位全面负责采样组织领导工作,对尚无建设单位的, 应由基建领导机关负责指定一个代理单位或派人参加领导;
设计单位初步提出矿区开采范围,可能的开拓、开采方案和设计对矿样的基本要求。设计单位有地质、采矿、选矿专业人员参加,并由地质专业人员统一对外;
试验单位提出试验对采样和矿样质量的要求,以及对采样施工、加工缩分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并在试验前对矿样是否具有充分代表性,进行检查、评价;
地质单位提供矿床地质资料,负责编制采样设计,以及在采样中对所采矿样进行化验、查对、鉴定,以检查矿样是否符合采样设计要求。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3:33
目录
概述
介绍
主要任务
矿样采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