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溪土楼群位于福建省
永定区下洋镇初溪村,自明代至现代,历经数百年建成,为徐氏家族聚居地,总面积为14.72公顷。初溪土楼群是永定区内最原始、最具客家人文色彩的土楼,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土楼群”。
历史沿革
明代初(13世纪初),徐氏家族在永定区下洋镇初溪村开始建造土楼。初溪原名粗溪,意即粗溪,有着粗心大意的含义,由于寓意不好,所以改名为初溪。
明朝永乐十七年(1419年),徐氏家族建成集庆楼。
清朝嘉庆四年(1799年),徐氏家族建成绳庆楼。
清
道光二十九年(1840年),徐氏家族建成庚庆楼。
1949年,徐氏家族建成共庆楼。
1979年,徐氏家族建成善庆楼。
建筑特色
格局
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是徐姓客家族人的聚居地。由五座
圆楼和数十座
方楼组成。初溪土楼群建筑布局保留着古代的传统格局,具有浓郁的客家民居建筑特色。
集庆楼集庆楼由两个环圆形组成,外圈顶层外墙设置了9个了望台及多个楼梯。第四层楼外墙的檐下有4个瞭望台,整个土楼仅有一道大门。
绳庆楼是正方形土楼民居,坐南朝北,占地1482平方米,土木结构,由内外2座正方形土楼组合而成。
善庆楼与集庆楼相邻,是圆形土楼民居。坐南朝北,占地约630平方米,土木结构,高三层。
庚庆楼是圆形土楼民居,坐南朝北,占地约660平方米,土木结构,高三层。
共庆楼是六角形土楼民居,坐南朝北,土木结构,四层。
特点
世遗福建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均在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
一般圆楼,小的设置两处公共楼梯,大的设置四处楼梯,底层相通且层层环廊通达,相互往来。而集庆楼按底层每户从一楼到四楼各自安装楼梯,各层通道用木板隔开,七十二道楼梯把全楼分割成七十二个独立的单元。房间、楼梯、隔墙全用杉木材料构建,全靠邻隼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经历了近六个世纪的风霜雨雪,集庆楼方呈现歪斜,与厚达二米的生土墙一起挺立。集庆楼由两个环圆形组成,外圈顶层外墙设置了9个了望台及多个楼梯。第四层楼外墙的檐下有4个瞭望台,整个土楼仅有一道大门,易守难攻,防御功能十分突出。与别处土楼不同的是,集庆楼内没有水井,只能从楼旁的河边打水,而且仅得一道大门,与其他土楼有3至4道大门不同。集庆楼这种聚族而居又彼此独立的模式,在动荡年代里,既消除单门独户的恐惧心理,又避免了一般土楼没有私密空间过度嘈杂的缺点。
在集庆楼后数百年间陆续夯造的土楼,所有的楼层都是环环相通的。
善庆楼一楼走廊及天井全部用同一规格的方形花岗石铺就,采光通风的效果好。坐底层廊道与天井以方形花岗石铺面,外墙以石灰粉刷。
共庆楼前低后高,正面四角,后面二角,全楼152个厅、间,只设1个大门出入。
文物遗存
初溪土楼群中有集庆楼、余庆楼、绳庆楼、华庆楼、庚庆楼、锡庆楼、福庆楼、共庆楼、藩庆楼、善庆楼、徐氏宗祠、永丰庵等,其中,集庆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余均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集庆楼于明朝永乐十七年(1419年)建成,为永定现存圆楼中年代最久远、楼梯最多、结构最特殊的一座圆楼,楼里有72部楼梯,一户一梯。
集庆楼由经营纸业的徐姓人所建,建筑规模比周遭的要大得多。土楼以隔板分隔成72个单位,与一般的土楼设计不同。
集庆楼楼内设置了大型客家民俗博物馆,共展出各个时代具有珍贵价值的文物。集庆楼一层已初步建成五十多个展室,展出雕艺、戏曲、乐器坊、糕饼铺、老药铺、雕版印刷、纺织、书院、酒坊、算命馆、钱庄、民间服饰、农耕器具等。此外,古代契文、圣旨牌匾、明、清文官服饰和用品等也是展出文物。
文物价值
初溪土楼群的建筑风格和韵味体现出较高的美学艺术和历史价值,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初溪土楼群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营造的文化氛围为世界各地少见,展示了中原遗风和客家民风。初溪土楼群依山就势、布局合理,体现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客家民居建筑特色。
文化活动
传说轶事
20世纪,美国卫星曾经把初溪土楼群当作导弹发射基地,资料存放在白宫,直到尼克松总统访华时,才知道那不过是被叫作“土楼”的一种民居建筑。
活动建设
2009年,导演
沈好放执导的
《下南洋》选中初溪土楼群为拍摄基地。
保护措施
1999年2月,初溪土楼群被确定为县级(
永定县)文物保护单位,并成为
永定客家土楼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的申报地之一。
2008年7月,包含初溪土楼群在内的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11月,初溪土楼群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址
门票
门票价格:散客(70元/人·次)、团队票(55元/人·次)
停车收费:15座以下(含15座)10元/辆·次、15座以上10元/辆·次。
团队票价格是指:签约旅行社单团10人以上的价格。
门票信息截至2018年5月19日
参考资料
初溪土楼群.龙岩市人民政府网.2018-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