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档次是按照存款、贷款的性质、种类和期限的长短分别制订的不同的利息率。1981年12月23日国务院首次批准调整银行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批准的利率幅度内确定不同的利率档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后,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曾多次调整存、贷款利率,形成了不同的利率档次。制订合理的利率档次对于中国信贷平衡、产业政策的实施,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拉开利率档次还可以充分发挥利息杠杆的作用,促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基本信息
一般地说,每档利率至少相隔0.3厘。现行定期储蓄利率,每档为0.6厘。实行利率档次管理,充分体现了利率的区别政策,有利于加强资金管理,促进提高经济效益。随着金融体制深化改革,利率档次会日渐增多,而不会减少。进而要求广大金融干部必须不断提高业务技术和管理水平。
应用
利率档次区分不同利率的具体形式。银行和信用社的各种存款和贷款利率都有它的挡次。例如:全国城乡储蓄存款利率,活期储蓄利率只有一个挡次,即2.4‰;定期储蓄四个挡次,即:一年期6.0‰,三年期6.9‰,五年期7.8‰,八年期8.7‰。存款和贷款利率合理的多挡次。既有利于弥补基准利率的不足,又有利于把货币信用搞活。
中国利率
利率档次指表示利息率差别的层次。在我国,银行的利息率是按存款、贷款的不同种类和期限规定的。规定权集中在国务院,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以存款为例:分单位存款、城乡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华侨人民币存款3大类;前两类中分为活期与定期两种,第三类为定期;在3大类定期中,又分为不同的存款期限。按以上不同种类和期限,分别规定不同档次的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