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三子
宋代陈师道诗作
《别三子》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刻画了分别之时三个孩子的不同状况以及诗人的感受。诗中刻画描写、叙述与感慨虽然简短,但至深的骨肉之情含蓄其中,语短情长,感人肺腑。
作品原文
别三子1
夫妇死同穴2,父子贫贱离。
天下宁有此3?昔闻今见之!
母前三子后,熟视4不得追5。
嗟乎胡不仁6,使我至于斯7!
有女初束发8,已知生离悲;
枕我9不肯起,畏我从此辞。
大儿学语言,拜揖10未胜衣11;
唤“爷我欲去!”此语那可思!
小儿襁褓12间,抱负有母慈13;
汝哭犹在耳,我怀人得知14!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夫妻到死才能同葬一墓穴,父子生活贫困不得不分离。
天下难道真有这种伤心事?过去只听说今天亲眼见到。
母亲在前三个子女跟在后,眼望着他们却不能去追随。
可叹老天为何这样不仁慈,使我走到这步悲惨的田地!
有个女儿刚刚束发成儿童,已懂得人间生离死别之悲。
躺在我怀里总也不肯起来,害怕我从此永远离开他们。
大儿咿咿哑哑刚学会说话,还不能穿衣不会行礼作揖。
叫一声“爹呀,我就要走啦”,这话听起来实在令人痛心。
小的这男孩还在襁褓之中,有慈母抱在怀中形影不离。
你的哭声还萦绕在爹耳中,我心里的悲痛世人谁能知道?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陈师道的岳父,山东东平人郭概由朝清郎调任提点成都府路州狄。由于他生活贫困,无力赡养家室,于是便让他的妻子和一女二子随外祖父入川就养,自己则留下来侍奉老母。这首诗便是陈师道在临别时为表达不忍离别的悲痛之情所作。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别三子》一诗描写一家人迫于贫贱,父亲和子女分离时的惨景。第一句“夫妇死同穴”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诗经》有“谷则异室,死则同穴”之句,这里字面用第二句,而意义则用第一句,才能和下一句“父子贫贱离”意义连接,并且与第四句“昔闻今见之”互为呼应。从第五句到诗的结尾,都是写的母别三子的情景:母亲在前,三子在后,呆呆地看着母亲又不敢追上去,写出无限的辛酸。第八句中的“我”字指诗人陈师道,作为父亲,却要使一家人分居两处,真是极人生的惨事。以下分写三个子女:有女初束发,已知生离悲;枕我不肯起,畏我从此辞。大儿学语言,拜揖未胜衣;唤“爷我欲去!”此语那可思!小儿襁褓间,抱负有母慈;汝哭犹在耳,我怀人得知!
全诗共二十句,分为两个部分。前八句总叙离情,抒写自己因家境贫贱,不得已忍痛与亲爱的夫人和三个年幼的子女分别,同时也表达了对上天不仁、世道不公的悲愤。后十二句分句描述三位子女临别时的情态,揭示诗人内心的无限伤痛。在这首诗中,诗人着力抒写夫妇、父子的离别痛苦,语言平淡质朴,情真意挚,细节真实,生离死别的惨痛情状如在目前,体现了他“宁拙无巧,宁朴无华”的诗歌风格。
名家点评
清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此教诗沛然至性中流出,而笔力沉挚又足以副之,虽使老杜复生不能过。
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1101年),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曾任太常博士、秘书省正字。诗学黄庭坚,为江西派重要作家之一。一生穷困潦倒,为苦吟诗人,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抒写夫妻、父子之情的作品,感情真切,出语自然。亦能词,多写男女之情,或为咏物、酬唱之作,较少用典。著有《后山先生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2:18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