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头复叶耳蕨
鳞毛蕨科复叶耳蕨属植物
刺头复叶耳蕨(Arachniodes aristata (G. Forst.) Tindale)是鳞毛蕨科复叶耳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刺头复叶耳蕨,叶柄为禾秆色,基部密被鳞片;叶片五角形或卵状五角形,顶部羽片与下侧的同形,叶干后纸质,棕色,叶轴和羽轴下面密被钻形鳞片;孢子囊群盖深棕色。
形态特征
鳞毛蕨科复叶耳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50-70厘米。叶柄长28-36厘米,粗2-3毫米,禾秆色,基部密被红棕色、披针形,顶部毛髯状鳞片,向上疏被同样鳞片。叶片五角形或卵状五角形,长22-34厘米,宽14-24厘米,顶部有一片具柄的羽状羽片,与其下侧生羽片同形,基部近截形,三回羽状;侧生羽片4-6对,下部1-2对对生,向上的互生,有柄,斜展,略分开或密接,基部一对特别大,长三角形。长12-15厘米,基部宽8-12厘米,渐尖头,基部二回羽状;小羽片16-20对,互生,有柄,基部下侧一片伸长,披针形,长8-10厘米,基部宽2.5-3厘米,渐尖头,羽状;末回小羽片10-14对,基部一对对生,向上的互生,斜长方形,长达1.5厘米,宽约7毫米,急尖头,基部不对称,上侧圆截形并凸出呈耳状;下侧斜切,边缘浅裂或有粗锯齿,顶端具芒刺;第二至第六对羽片披针形,羽状,基部上侧一片小羽片略较大,多少羽裂;第七对羽片明显缩短,阔披针形,羽状或全裂。叶干后纸质,棕色,上央略有光泽,叶轴和羽轴下面被有相当多的褐棕色、线状钻形小鳞片。孢子囊群每小羽片5-8对(耳片4-6枚),位于中脉与叶边中间;囊群盖棕色,膜质,脱落。
生长环境
刺头复叶耳蕨生长于海拔400-1100米的土层厚的阔叶林下、山地林下或岩石上。刺头复叶耳蕨是热带,亚热带的山地和红壤中土生的常绿植物。生境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要在阔叶林下,二是土层厚,土壤pH4.5-5.5,土壤持水力大,常较湿润。在林缘也能生存,但几乎不再产生孢子,叶片也缩小,只凭根状茎在地下延伸,使种群得以延续。在分布区范围内除非遇到灾害性冰冻,一般能常年生长。
分布范围
刺头复叶耳蕨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以及中国山东崂山)、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模式标本采自广东。
生长习性
刺头复叶耳蕨喜持水力大,常较湿润土壤。
栽培技术
地栽
种苗以引种野生苗为上。引种前园地可选择在山地的阔叶林下,也可选在苗圃中。如在苗圃内必须有遮荫,土壤为酸性壤土,肥力要高。如在阔叶林下要除尽灌木和多年生草本的地下部分。种植前须翻地,整地,土壤要求疏松、少石砾。种植时以开阔槽为宜,种苗入槽时,将根状茎顺着原来的延伸方向呈水平放置,覆土不宜厚,只略厚于野生状态。可从叶柄颜色区分地上部分,露出地面的部分为棕色,土中部分色淡。覆土后,剪去有孢子囊群的叶,以及无孢子囊群较老的叶,然后略施镇压,使土壤与根状茎间少留空隙,浇足水。种植后15-20天内,要根据土壤的湿润程度少浇或多浇水。务必不能让它因干旱而枯萎,但又不能因过湿使土壤板结影响根状茎的呼吸,造成窒息。引种时间可安排在秋天和春天,如管理上无困难以秋天为好,秋天引种,翌年新叶能生长正常,春天引种,如时间已接近发叶,会使第一批新叶夭折,当年生长将明显受阻。但春天引种的长处是管理省力,春天多雨不致因缺水丽枯萎。第一批引入栽培的野生苗通过合理的肥水管理、除草、松土、及时排水等措施,一年后可以发展成苗圃,也可以在秋天选大株上盆。再集中小株加强管理成为苗圃。
盆栽
盆土最好选用“山泥”(腐叶土),其次是微酸性壤土掺松树皮粉末、腐熟堆肥或风干河泥等。因经一年时间的人工栽培,生长较稳定,所以上盆对生长的影响不大,只要保持湿润又保持疏松,就能很好生长。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刺头复叶耳蕨具有药用价值,其味微苦、涩,性凉;具有清热利湿,消炎止痛的功效;可用于痢疾,烧伤。
观赏价值
刺头复叶耳蕨选为观赏蕨类,首先是具有坚挺而细裂的裂片。其次是叶具有明显的两型,在同一植株中能见到不同的叶无疑会提高观赏价值。再次是营养繁殖的能力强。刺头复叶耳蕨适于盆栽,也不排除用作采收切叶,或者作为地被物引入庭园。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4 20:1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