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樗
苦木科臭椿属植物
刺樗,学名刺臭椿Ailanthus vilmoriniana Dode
形态特征
乔木,通常高10余米;幼嫩枝条被软刺。
叶为奇数羽状复叶,长50-90厘米,有小叶8-17对;小叶对生或近对生,披针状长椭圆形,长9-15(-20)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稍带圆形,每侧基部有2-4粗锯齿,锯齿背面有一腺体,叶面除叶脉有较密柔毛外其余无毛或有微柔毛,背面苍绿色,有短柔毛;叶柄通常紫红色,有时有刺。
圆锥花序长约30厘米。
翅果长约5厘米。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或山谷阳处疏林中,云南产的达海拔2800米。
分布范围
产湖北、四川、云南等省;模式标本采自湖北房县。
主要价值
【药 名】:刺樗
【拼 音】:CICHU
【来 源】:为苦木科植物刺樗的树脂。
【功 效】:缓急止痛、润肤防裂。
【主 治】:用于头痛、皮肤皲裂。
【性味归经】:辛、甘、平。入肺、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9克。外擦适量。
【拉丁名】:Ailanthus vilmoriniana Dode.
【考 证】:始载于《中国树木分类学》。
【中药化学成分】:树皮含树脂。
参考资料
刺樗.中国植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7 23:2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