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反应理论
心理领域术语
刺激-反应理论,一种消费者行为理论。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奠基人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20世纪初期在巴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1849—1936)条件反射实验的影 响下,提出“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又称为“行为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
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华生(J.B.Wa-tson,1878—1958)为其主要代表人物。
华生认为心理学属自然科学的范畴,其研究对象为人和动物的行为,而行为的基本因素是刺激和反应。并且认为一切心理学问题都能纳入刺激和反应的规范之中,还提出S—R (刺激→反应)的基本公式。因此,在他看来,儿童心理的发展是行为的习得与改变,是经验的积累。
主要内容
刺激反应论认为,环境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激发儿童行为的刺激,并决定他的行为。若是控制了刺激,就可以塑造人们的行为,确定儿童的心理发展。因此,华生强调环境和训练的力量,他甚至声称:“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按自己的愿望培养,我保证把他们培养成我选择的任何特定的类型——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领袖甚至乞丐和小偷。不拘他的祖先的天才、嗜好、脾气、能力、职业和种族如何。”(华生:《行为主义》第1 04页)。
刺激反应论强调儿童行为的发展是经过后天学习而形成和改变的。并认为儿童学习行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形成条件反射。由于形成条件反射时,某些行为受到奖励,而其他行为则受到惩罚。因此,儿童就学会了新的行为方式。二是观察和模仿。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而获得新的行为方式。
至于儿童如何学习复杂的行为,刺激反应论则认为有必要将示范、教导、奖励和惩罚结合起来。
刺激反应论采用客观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为西方心理学家所称颂。但是,由于刺激反应论者否定意识,否定人的主动性,将一切归诸于条件反射和观察、模仿,则对诸多心理发展的事实,如能力的发展变化、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等等就难以解释,则又为西方心理学家们所非难。
模式
50年代由C.霍夫兰等3位心理学家根据心理学中的刺激—反应理论提出的一个关于态度的形式与改变的基本模式,即:个体是否受客观环境传播的信息的影响,形成或者改变态度, 必须经过注意→了解→接受这3个过程。就是说,形成和改变态度,第一步是要吸引主体注意传播的信息所带来的刺激; 第二步是经过态度的主体的译码,了解信息一切内在体现的内容;第三步是如果态度的主体接受信息内容所主张的观点, 就可以导致他形成新的态度并改变原来的态度;反之则更加坚定原来的态度。刺激—反应模式所依据的理论因过于简单化,具有形而上学机械论的色彩,忽略了人的思维能动能力,后来已被摒弃。
传播效果的模式之一。“刺激—反应理论”源于心理学行为主义的观点,曾被应用于教育心理学中,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原则。早期的传播效果研究者受到这个原则的影响,认为传播效果在媒介讯息的刺激和受众的反应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密的一致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S→O→R
S=讯息,O=受众,R=效果
皮下注射论”可被视为是这种模式的产物。这种理论认为,大众传播效果就是媒介内容象针剂一样被注入给受众后所产生的反应。
参考资料
刺激反应理论.中国知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0 12:00
目录
概述
代表人物
主要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