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控制
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术语
刺激控制(stimulus control)是一个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术语。行为受环境刺激条件控制的程度,即特定的辨别刺激的出现或排除控制着特殊反应模式或速度的出现。当个体学会对两个以上的刺激中的每个刺激作出分化反应时,他就辨别了两个以上的刺激,即处于刺激控制之下。
简介
刺激控制是指一种行为(behaviour)与一个或多个先前刺激(stimulus)(即发生于这种行为之前的事件或情况)之间的关系。先前的刺激又叫做辨别刺激,充当某种特定行为的信号或提示(Cue)。在有辨别刺激存在的情况下,强化行为,就会出现提示;若辨别刺激不存在,就不会出现提示。辨别刺激并不引发行为,而仅为行为的发生创造机会。行为在辨别刺激存在的情况下发生,而在它不存在时就不发生,这就是受刺激控制。
理论特点
刺激控制是一种行为改变策略。教育者利用特定刺激或情景来帮助个体发展某种良好行为。主要通过刺激辨别训练而达到。包括以下内容:帮助个体识别特定刺激或情景的显著特征;当个体对该刺激或情景进行特定反应时即可受到正强化;若个体对其他刺激或情景也发生特定反应则得不到正强化,甚至受到惩罚;以及反复练习等。例如新驾驶员学习如何通过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他需要学会看见红灯立即停车,看见绿灯则通行;如果看见绿灯停车,则会影响别人甚至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原理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通过系统地操纵环境中发挥控制作用的刺激物(即“控制刺激”或“辨别刺激”)来矫正适应不良行为。行为治疗家认为,在某一环境中,个体的某种行为若发生后总是得到某种刺激物的强化,便会固定下来,而该环境中的刺激物便获得了对这种行为的控制力,即此后每当这个人进入该环境,这些刺激物便会引出其相应的行为。若该行为是不良行为,需要矫正,一个便捷的方法便是取消这些控制刺激。该方法比较适用于经由操作条件作用习得的行为。
临床应用
刺激控制疗法是治疗失眠的最常用方法之一,该方法在睡眠障碍的治疗指南中也作为Ⅰ级推荐方法,也是效果最明显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五步:
(1)夜间不要提早上床,仅在感到困意时卧床睡觉,而不是因为疲惫;
(2)尽量减少在床上进行干扰睡眠的活动,如进食、看电视、听广播、思考问题等;
(3)如果卧床已超过20分钟,仍无法入睡,到卧室以外的地方去做不会令人兴奋或者会让人放松的活动,待再次感到睡意时再返回卧室;
(4)每天早晨把闹钟调到同一时间,闹钟一响就起床,不要考虑晚上睡了多久或者白天会有多累;
(5)不管前晚睡得如何,白天都避免打盹或者午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7:15
目录
概述
简介
理论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