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瓜
夹竹桃科鹅绒藤属植物
刺瓜(Cynanchum corymbosum Wight)是夹竹桃科鹅绒藤属的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块根粗壮;茎的幼嫩部分被两列柔毛;叶薄纸质,除脉上被毛外无毛,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叶面深绿色,叶背苍白色;伞房状或总状聚伞花序腋外生,花萼被柔毛,花冠绿白色,副花冠大形,杯状或高钟状;蓇葖大形,纺锤状;种子卵形,种毛白色绢质;花期5-10月;果期8月-翌年1月。
形态特征
别名:小刺瓜、野苦瓜、乳蚕、乳汁藤。为萝科鹅绒藤属植物刺瓜的全草。
多年生草质藤本;块根粗壮;茎的幼嫩部分被两列柔毛。叶薄纸质,除脉上被毛外无毛,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5-8厘米,宽3.5-6厘米(最大的20 × 10厘米),顶端短尖,基部心形,叶面深绿色,叶背苍白色;侧脉约5对。伞房状或总状聚伞花序腋外生,着花约20朵;花萼被柔毛,5深裂;花冠绿白色,近辐状;副花冠大形,杯状或高钟状,顶端具10齿,5个圆形齿和5个锐尖的齿互生;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蓇葖大形,纺锤状,具弯刺,向端部渐尖,中部膨胀,长9-12厘米,中部直径2-3厘米;种子卵形,长约7毫米;种毛白色绢质,长3厘米。花期5-10月,果期8月-翌年1月。
产地生境
刺瓜产于福建、广东(田心山(张寿洲等4688)、梧桐山(张寿洲等012593))、广西、四川和云南等省区。印度、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等也有。生长于海拔100-2100米的山地溪边、河谷、盆地、山坡、山坡溪边、河边灌木丛中及疏林潮湿处,多为野生型,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主要价值
药用
据《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载刺瓜:“有益气、催乳、解毒的功效。主治神经衰弱、慢性肾炎。有谓对睾丸炎,血尿,闭经,肺结核,肝炎,也可应用。”全株可催乳解毒,民间用来治神经衰弱,慢性肾炎,睾丸炎,血尿闭经,肺结核,肝炎等。益气,催乳,解毒。用于乳汁不足,神经衰弱,慢性肾炎。
观赏
其果实有刺,可作珍奇植物观赏。
保护现状
刺瓜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去杂质,切段鲜用或晒干备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9 23:1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产地生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