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胸猫眼蟾(学名:Scutiger mammatus)是角蟾科、齿突蟾属两栖动物。头较扁平,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圆,瞳孔纵置;无鼓膜和鼓环,耳柱骨多短小或无;上颌多无齿或有小齿突,无犁骨齿。正常个体背部疣粒扁平,略呈纵行排列;整个腹面光滑,腋腺远小于胸腺。前肢较短,前臂及手长约为体长之半;后肢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肩部或口角;跖底面光滑无疣;无股后腺;指、趾端圆,趾侧缘膜宽。体背面暗橄榄褐色,两眼间有酱黑色三角斑,有的个体延伸到肩部,有的与背疣周围之深色斑相连成纵行;腹面黄灰色。雄性内侧2指婚刺大,呈锥状,胸部刺团一对,其上黑刺较大而稀疏,每10毫米内有刺105枚左右。卵径2.1-3.3毫米,动物极浅灰色,植物极乳白色。第33-37期蝌蚪全长61毫米,头体长25毫米左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48%;背面灰棕色,有的具细小深色点,尾部多无斑点;尾鳍较低,起于第二尾肌节;尾末端钝圆。
形态特征
体型肥硕,雄蟾体长62-81毫米,雌蟾体长61-78毫米。足比胫长。头较扁平,头长略小于头宽。吻端圆,略突出下唇。吻棱钝,额部向外倾斜,略凹陷。
鼻孔位于吻眼之间。
瞳孔纵置,蓝黑色,虹彩金黄色有褐黑色细点。无鼓膜和鼓环,耳柱骨多短小或无。颞褶宽厚似耳后腺,其内缘界限不清。上颌多无齿突或具短而稀疏齿突;上颌骨与方轭骨相距远。舌卵圆,后端无缺刻。无犁骨肯。
前臂及手长约为体长之半。关节下瘤不显。内蹠突椭圆形,无外蹠突。后肢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肩部或口角,雌蟾者仅达肩后。左、右跟部不相遇。指端球状;趾端圆。趾侧缘膜宽。指式:3>4>2=1;趾式:4>3>5>2>1。趾侧缘膜宽,第一、第二、第三趾外侧及第五趾内侧具半蹼,少数者具2/3蹼,第四趾具1/3-2/5蹼,个别的选1/2蹼;一般雄蟾之蹼较雌蟾者大。蹠、趾底面光滑无疣。
背部疣粒扁平,略呈纵行排列或疣小不显;雄蟾头侧、下颌唇缘、前臂有许多小剌疣。整个腹面皮肤平滑;无股后腺。雄蟾前肢腹而有细小疣粒,胸腺一对,腋腺近腋部,窄小,个别者有刺。变异个体整个背腹面满布大小瘰疣,腹面瘰疣扁平,有的呈龟裂状,似老年人脸上的皱纹。
生活时一般体背面暗瞰揽褐色,吻陵及颞褶下方酱黑包,两眼间有酱黑色三角形斑延仲列肩部,有的与背部扁平疣周围之酱黑色斑相连;背部包斑多随纵行疣粒排列,多达七行左右;四肢背面较体背的略浅,四肢腹面及颉下部为紫灰色。腹部黄灰色。液浸际本背面呈鼠黑色,色斑隐约可见;腹面为浅鼠灰色。
雄性内侧2指婚刺大,呈锥状,胸部刺团一对,其上黑刺较大而稀疏。
卵径2.1-3.3毫米,动物极浅灰色,植物极乳白色。卵群呈卵块或呈圆形或相连成两团,卵块边缘及中央卵层很薄,有些卵块中央无卵,一般长、宽、厚为100毫米×80毫米×20毫米左右。
第33-37期蝌蚪全长61毫米,头体长25毫米左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48%;背面灰棕色,有的具细小深色点,尾部多无斑点;尾鳍较低,起于第二尾肌节;尾末端钝圆;唇齿式多为Ⅰ:5+5(或4+4)/5+5(或4+4):Ⅰ;唇缘窄,仅上唇中央缺乳突1-2个;口角部副突少。
生活习性
刺胸齿突蟾生活于海拔2600-4200米的高原高寒山区之较平缓中小型山溪或泉水流溪内,有的亦在河边缓流处石下;溪内大小石头甚多,一般水质较清澈,7-8月水温10-15℃,白天常栖于水流较急处石下或极潮湿之岸边大石下。该蟾终年都栖于水内或溪边石下;一般不远离水源活动。所在环境附近植被稀少,有的仅有一些杂草和矮小灌丛,少数环境为高大乔木所覆盖,成蟾被翻出后在水中不动或缓慢爬行,在水流较急处常被流水冲击而翮滚,行动迟缓,极易捕捉。夜间出外捕食,常蹲于石上。小蝌蚪常被水冲刷到回水凼处或溪边杂草间,大蝌蚪白天多隐蔽于流溪回水凼或河边缓流处石下或石头间,较为分散,翻开石头可用水网捕获。
分布范围
分布:分布于中国青海(玉树、囊谦、班玛,四川德格、巴塘、炉霍、康定)、西藏(类乌齐、昌都、江达、八宿、芒康、察隅)、云南(德钦)。
存在不确定:缅甸。
繁殖方式
繁殖期6-8月,每群有卵485-718粒,呈团状或环状。曾将西藏察隅雄雌蟾同放入一个布袋中,发现抱对三次,雄蟾紧抱雌蟾胯部。该蟾产卵于溪边或泉水下游之大石块下,卵堆贴附在石块底面,一般卵堆外层之卵发育较内层者快。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状态
中国特有种。分布区较宽,种群数量较多。受胁等级: 无危LC。
主要价值
刺胸齿突蟾能捕食多种害虫,如金电子,蝽象、蝗虫等,对牧草和森林均有一定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