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汉语
常用字(一级字),读作kè,最早见于《说文》
小篆。本义指用刀子等在竹子、玉石或者金属上雕出文字、图案或痕迹;用作名词时,泛指在各种材料上雕刻;由雕刻义引申,也可指雕刻的物品、削减、深入、刻薄等;还可用为计时单位,一昼夜共一百刻。
刻,形声字。小篆从刀,亥声。隶变后楷书写作“刻”。本义指用刀子等在竹子、玉石或者金属上雕出文字、图案或痕迹。《说文》:“刻,镂也。”
云梦龙岗秦简《效律》 40:“公器不久刻者,官啬夫眥盾。”《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刻桓宫桷。”杜预注:“刻,镂也。”孔颖达疏:“《释器》:金谓之镂,木谓之刻。”“刻”用作名词时,泛指在各种材料上雕刻。由雕刻义引申,“刻”也可指雕刻的物品、削减、深入、刻薄等意义。“刻”又可用为计时单位。中国古代以漏壶计时,一昼夜共一百刻。《
汉书·宣帝纪》:“烛燿(耀)齐宫,十有余刻。”颜师古注:“刻者,以漏言时也。”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t7 [陆丰腔] ket7 [客英字典] kat7 ket7 kwat7 kiet7 [东莞腔] ket7 [梅县腔] kat7 ket7 [海陆腔] kat7 kiet7 [客语拼音字汇] kad5 kiad5 [宝安腔] ket7 | kat7 [台湾四县腔] kat7 kiet7